路延至威海卫。“工少费省,两国俱得其便”。
中国目前虽然和德国进入了合作的“第二蜜月期”。但德国强占青岛的阴影还没有从中国人民心头消去,虽然华夏共和国成立后就青岛问题和德国人举行了谈判,通过“换约”地方式争回了一部分主权,但毕竟没有收回青岛,山东人民一直对德国人根据《胶澳租借条约》在山东境内修建胶济铁路很不感冒。/\后来在山东省长杨士骧的多方努力下,才没有弄出事来,现在德国想要把两座军港连接起来,这里面难道会有什么说道不成?
目前世界列强当中,以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最少,德国目前在东亚的主要基地是中国地青岛和日本的大阪及八幡滨,虽然德国在青岛和八幡滨都建立了造船厂和舰船维修基地,但德国在东亚的军事基地还是以青岛为主,德国远东舰队地主力一直驻扎在青岛,难道说德国人有了青岛还不满足,还想在中国再弄一处海军基地?
可现在单以德国远东舰队的实力,已经不是中国海军地对手了,德国人要是真想夺取威海卫,应该再从本土弄些军舰来才行啊。
即使有了足够的海军,威海卫毕竟是中国海军北洋舰队基地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无论海上还是6上防御都相当强大,德国人除非吃错了药,才想着要对威海卫动手。
孙纲联想起德皇威廉二世一贯自以为是说话不负责任地往事,心里也开始暗暗的有些打鼓。/\
在处理完手头地事情之后,孙纲去找李鸿章等人商议此事,李鸿章一语道破天机,才让孙纲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李鸿章是这么对孙纲说的,“德国人想要把这两个港口联起来,目的是等我们和俄国人打起来,他们好捡便宜,别忘了当初他们是怎么占了青岛的。”
张之洞说的就更为明白了,“彼坐待我与俄人交兵,我胜则罢,我若败于俄人之手,海军不免大损,无力据守威海,斯时铁路已成,青岛与威海近在咫尺,彼可借海6之便趁势夺之,而他国不及也。其用心可谓良苦。”
让他们这么一说,这事情就很明显了。
但尽管如此,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却全都表示同意借助德资修筑这条铁路!
当政务院在召开秘密会议讨论此事的时候,刘坤一和谭钟麟对此表示忧虑,认为两座军港相联恐怕对中国不利,并且回绝德国人的“好意”也有些不好出口。/\而李鸿章和张之洞则表示同意修筑这条铁路,他们的理由是,中国和同一旦失败,下场就是亡国,那时就是任人宰割的局面了,丢的就不只是威海卫这一个地方了,因此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