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将背弃我们,就象背弃一个无能的盟国那样。”
维特听了沙皇的话,没有说什么。
他当然知道,沙皇说的这些不是没有道理,但事实上,他的主张是,俄国一开始就不应该卷入这场人力物力耗费巨大而收效却并不显著的战争。
何况,阿富汗战争目前只在库罗帕特金的报告里“结束”,而且沙皇愿意相信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是否真正的结束了,对他来说,还是个大大的未知数。
至少,从拉奇科夫斯基告诉他的来看,战争远没有结束,而且好象还给“俄属突厥斯坦”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而沙皇现在似乎还蒙在鼓里。
“可是,陛下,英国人现在已经结束了他们在南非的战争,他们会不会无视我们在阿富汗所取得的胜利,而对我们采取新的行动呢?”6军大臣萨哈罗夫好象和维特对阿富汗的战争结果抱有“类似”的观点,但他很聪明的没有说明,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醒沙皇,如果俄国把阿富汗据为己有的话,英国人肯定是不会善罢干休的。
今天是月1日,就在昨天夜里,英国和布尔人签订了《弗里尼欣和约》,正式结束了历时两年零七个月的“英布战争”。
“英布战争”是英国所动的历次殖民战争中出动兵力最多、耗费最大、拖得时间最长和斗争最残酷的一场战争。由于这场“以大欺小”旷日持久的战争引起了英国人民的普遍不满和反抗,也造成了英国统治阶级内部的分裂和争吵。这些情况使得英国政府感到极为恐慌。同时,英国人也看到了,他们不可能杀绝在南非的布尔人,他们还需要依靠布尔人来统治这个地区,以镇压南非土著黑人的反抗。英国政府由此开始寻求“妥协”的解决办法。而布尔人在英军的强大攻势面前,也感觉到了战争已经根本无法继续打下去了。布尔人别无抉择,便在515日召集所有的游击队代表在弗里尼欣开会,讨论关于投降和独立的问题。经过半个月的讨论,绝大多数布尔人代表认为他们现在已经无力再继续战斗下去。因此在布尔人代表会议以54对6票通过“告全体布尔人”,宣布向英国投降。
531日深夜,英国和布尔人签订了《弗里尼欣和约》。布尔人答应停止一切军事抵抗,交出全部武器,承认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并入”大英帝国。英国则在和约里保证:战后的军事管制将尽快的取消,由民选政权代替,只要情况许可,就将成立导向“自治”的代议机构,“许给土著居民的选举权问题,俟引入‘自治政府’后再行决定”;在实行“自治”以前不给予非洲土著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