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进行射击,可这样一来,就需要连开数枪才能彻底的打死俄国人,无形当中增加了中国官兵们暴露在对方枪口下的时间和机会。
据一位中国6军军官说的,他曾经面对一个身高接近两米的俄官,足足打光了两支“竹节炮”的弹夹,才把对方放倒。
对目前子弹还比较金贵的中人来说,这种情况的确让他们有些郁闷。
这种情况说明,“绣节炮”作为一种战斗时使用的军用手枪,对牛高马大的俄国人的“停止作用”不足所带来的弊端,已经在战场上表现出来了。
自己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用这种战斗手枪来打日本人的时候,基本上是一枪一个,不用开第二枪,而打倒一个俄国人居然需要二十六子弹,这当中的差距对中人来说,也未免也太大了点。
其实也就是因为当年这种自动装填式手枪对付日本人太“好使”了,让中国6军的官兵们和军械人员忽略了这种枪的“停止作用”,没有及时作出改进,才会有后来在俄国人身上浪费枪弹的事生。
这也难怪,弹头的“停止作用”和目标的体重有关,象打人和打马,打老虎大象狮子犀牛,对子弹的要求是绝对不同的。
同样的子弹,打在目前平均身高还不到一米五的日本人身上和打在身高接近两米的俄国人身上,效果当然是不一样的了。
军械人员们分析完毕之后,对孙纲进行了汇报,为了让爱妻马对枪弹方面多一些了解,他让人把她也找来了一齐“听课”。
军械局来的专家们经过对这些枪弹的仔细分析之后,告诉孙纲,这些枪弹是左轮手枪的枪弹没有错,只是肯定不是用左轮手枪来进行射的。
“通过子弹造成的创伤判断,这些子弹是从一种特殊的枪射出来的,而且这种枪不属于我们已经知道的任何一种枪型。”一位叫纪玉刚军械专家对孙纲说道,“这种枪的枪管大概接近一米,相当于一根手杖的长度,射程肯定比我军所用的步枪要远,而且带有瞄准装置。”
“怎么知道的呢?”孙纲问道,
“这当中有很多专业的解释方法,部长和夫人听起来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我就说简单一些吧。枪管不同长度的枪即使射同样的子弹,力道是不一样的,击中目标后产生的创面也不一样,因此通过对伤口创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纪玉刚说道,“刚刚在您的卫士们的帮助下,我们现了这个可怕的射手进行隐蔽射击时所在的位置,距您的房间的距离较远,在这种距离上,如果不用瞄准装置,再厉害的神枪手,想要一枪就击中目标,也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