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才拜谒刘备的乡亲父老纷纷聚拢过来,老者至身后,纳头便拜:
“参见郯侯!!”
李翊慢慢的转过身来,将老者扶起。
“老丈适才辛苦。”
老人正色道:
“能为郯侯效力,是我等之幸事也。”
一妇人没能忍住,开口问道:
“不知郯侯是否会屡行承诺,真能让吾儿当差?”
老人闻言,狠狠地瞪了那妇人一眼。
“此辈愚钝,言辞无状,郯侯勿怪。”
老人在赔完礼后,自己又忍不住多嘴一句:
“不知郯侯是否真能让吾儿,入朝廷当差?”
李翊弯唇笑道:
“此易事耳,诸位尽管放心。”
“人无信不立,李某既许下诺言,又岂会失信于民?”
没错,适才河边那场箪食壶浆的会面,正是李翊精心安排的“行为艺术”。
若不然,就算刘备再是仁德,也不至于让河北土人“忘恩负义”到这种程度。
毕竟袁绍刑法宽松,在河北还是很得民心的。
李翊设计这场行为艺术,也是为了做舆论宣传。
既安定我军军心,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义兵”,是“正义之师”。
这种信念会支撑他们继续打下去。
同时,也能慢慢化解河北人对徐州军的仇恨。
因为人的心理就是从众。
但其他郡县的百姓,听到其他乡民,夹道欢迎徐州军。
下意识都会想,徐州军是不是不如传闻中那般可怕恶毒?
这种舆论宣传攻势在古代是非常常见的,就像袁绍也会批判河南贼军十恶不赦一样。
而李翊所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小,仅仅只是许诺了这些老百姓,给他们的子女谋个差事。
值得注意的是,
李翊并不是要卖官鬻爵,直接给他们官当。
就像公务员,只要到不了副科级。
它就永远只是吏,而不是官。
李翊无非是给了他们一个正式编制,相当于铁饭碗。
这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家里能出一个吏,已经算是光宗耀祖的事了。
同时,李翊也开始大力发展间谍系统。
之前也有发展,但事务繁多,李翊重心不在此。
刘备也未在这件事上投入太多资源。
如今诸事既定,在李翊的建议下,刘备终于开始重视间谍细作的作用了。
曹操的军师祭酒郭嘉,就是负责曹操的间谍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