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等人。
皆大笑不已。
“兄长,俺们适才可是听得真切。”
“你已答应了先生,可莫要食言。”
“……你们,你们居然都在!”
刘备见众人适才都躲在屏风后面,自己也是羞赧不已。
关羽走上前为刘备披上王袍,张飞持王印将之递给刘备。
刘备这才明白,从一开始,一切都在李翊的算计之中。
更令他没想到的是,李翊一行人众,都已经准备到这个程度了。
他如果再不接受,便有些不识好歹了。
“……唉,你们呐,真是害苦了寡人呐!”
话落,刘备已伸手接过王印。
众皆大喜,围着刘备高呼:“大王。”
又盛赞李翊妙计,李翊乃向刘备赔礼道:
“……若非迫不得已,翊实不愿以诈病劝明公进王位。”
“先生亦是出于好心,适才三利三弊之辩,备诚以为金石之言也。”
刘备也不怪罪李翊,单是见着他没事,便心满意足了。
李翊又打趣道:
“适才不是因翊害病,撤去了筵席么。”
“现在翊既无事,何不令人重摆宴席?”
张飞大笑,“好好好,适才兄长不肯答应此事,叫俺老张喝酒都不痛快!”
众人皆笑,房间内响起了久违的欢声笑语。
……
次日,刘备正式宣布自己将要称王。
本来打算先上奏天子,但李翊力劝刘备。
先称王,再上奏。
主打一个先斩后奏。
虽然奏不奏,小皇帝都阻止不了刘备称王。
但天子离曹操更近,他不希望让曹操过早知道此事。
刘备从其言,即命人着手准备称王事宜。
再徐县附近筑坛,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
不过称王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决定。
那就是刘备称王,该称什么王?
首先肯定不能像历史上那样称汉中王。
毕竟老刘手上没有汉中。
称王一般是根据地理位置来优先考虑。
然后才是政治因素、历史的传承。
比如曹操称魏王,就是因为他的州治在魏郡。
按理说,刘备州治在下邳。
下邳既是刘备的起家之地,又是政治中心。
所以刘备可以称下邳王。
但刘备手上已经有徐、冀、青、扬、幽等州郡了。
如果只称下邳王,就显得格局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