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言,是重创不假。
可于齐国方面,又何尝不是一个难以甩掉的包袱呢?
刘备常常挂在嘴边说的:
“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
“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刘备可不会像曹操那样,给俘虏们扣一个“假投降”的帽子,然后尽数坑杀了。
但是直接招降他们,也是不现实的。
因为这些降兵的家眷都在魏国,尤其是高级军官们。
不论是高堂父母,亦或妻子小孩,俱在国内。
投降了不单单是跟亲人永别,更有可能会害死全家。
毕竟曹操不是刘备,投降了还有可能善待你的家属。
老曹肯定是要应杀尽杀的。
当然,这种手段也很正常。
哪有不留人质在国内的,不然你不随便潜逃出国吗?
所以这三万俘虏不好处理,刘备希望赶快还给魏国。
继续打下去,齐国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了。
满宠认为,刘备之所以咬着牙坚持,托着不和谈。
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把新城给一并拿下。
如果拿下新城,曹仁等众再被俘虏。
那曹操是真要放大血了。
所以他们只要坚持下去,顶住关羽的攻势,帮老曹争取时间。
刘备肯定会先提出和谈的。
曹仁大悟,乃拱手称谢满宠:
“非伯宁之教,几误大事!”
于是命人取白马一匹上城,聚集众将在一处。
然后指白马立誓:
“我知诸位皆想着弃城逃生。”
“然吾奉魏公命,前来保守此城。”
“岂可弃去?”
“今但有再言弃城而去者,立斩!”
话落,命人将白马杀了。
士卒依命,将白马推入水中淹死。
众将士见此,皆被曹仁的决心所打动,纷纷拱手道:
“将军如此深明大义,我等愿效死力!”
“为将军据守,保住新城!”
有时候就是这样,
可能一个团体中众人各怀心思,但一旦遇到了万分紧急的情况。
领头人只需站出来振臂一呼,所有人都会抛弃旧怨,拧成一股绳。
相反,大顺风的时候内部矛盾才是最严重的时候。
因为胜利了就要分蛋糕了,蛋糕分布不均,难免引得众人不满。
这就是人性。
曹仁见众将士皆已沆瀣一气,大喜过望。
既叫人在城上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