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是周瑜。
当时孙权就指望着周瑜赶回来救场,因为满屋子都是投降派,孙权也压不住。
唯一一个主战派鲁肃,当时无论是职位还是资历都很低。
所以只能一言不发,等到孙权要去上厕所时,才敢跟着上去谏言。
周瑜确实赤壁之战,当之无愧的主角。
同时期的他,不论是带兵时间,还是作战经验其实都比诸葛亮要更长、更丰富。
而本位面的诸葛孔明,也来到了自己的人生十字路口。
当年受战乱影响,避乱于荆州。
后赶上李相治徐,又举家搬了回来。
被刘备看上,当成了李翊的接班人培养。
诸葛亮扪心自问,他自受命以来,已是尽心竭力,问心无愧了。
但怎么说呢?
不同的成长环境,锻就不同的能力性格。
历史上的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时,那是真正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可以说是大逆风中的大逆风,为此也逼出了最强的诸葛先生。
而本位面的诸葛亮,一上来便拿到了最好的资源。
虽为李相接班人,但从始至终都被前辈们压一头。
前辈们把事情做得太好,逐渐掩盖了诸葛亮的光辉与才能。
他一直渴望得到一个证明自己的舞台。
如今,刘备把舞台给诸葛亮搭好了。
就等诸葛亮自己将之完美的收场。
现在的情况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诸葛亮肯定是借不了的。
他没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与妖法,但他还有一张王牌可以打出。
就在众将皆忧之时,诸葛亮独自沉吟说道:
“李丞相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人皆言其有呼风唤雨之本领。”
“今若得李丞相相助,或可解此困难。”
这个时代的人大多迷信,对于有人能呼风唤雨,不说全信,至少也怀敬畏之心。
尤其这事儿放在李相身上。
既然李相在幕后指导,使得两军有了如今赤壁对峙的阶段。
那他肯定不会没有想到,该用火攻来击破曹操大军。
欲用火攻,须借东风。
东风何来?惟求李相。
于是诸葛亮即遣使去请李相爷,片刻回报说:
“李丞相凌晨即出,乘四轮车,携司天使、地理官等十余人出去了。”
诸葛亮忙问去哪了。
人答说不知。
只言欲“观天象、察地势”,并不知其去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