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怎么能这样呢,将军同志?只带着司令部突围,而把第16集团军的部队留在了德国人的包围圈呢?”
罗科索夫斯基飞速地瞥了科涅夫一眼,然后低头盯着伏罗希洛夫的眼睛说道:“元帅同志,我是接到方面军司令员的命令,将自己的部队移交给第20集团军司令员叶尔沙科夫后,带领司令部火速前往维亚济马,却接受新的五个步兵师和补充的技术装备。但等我到了地方以后,根据就没有发现上级所承诺的这些部队。”
“奇怪,”伏罗希洛夫皱着眉头半信半疑地说道:“怎么会是这样?”
见到伏罗希洛夫眼神中所带着的怀疑,罗科索夫斯基立即联想到在出发前,马利宁为什么要固执地让自己带上那份科涅夫的命令,如果没有这份命令,那就是口说无凭了。于是他连忙掏出那份命令,展开后递给了伏罗希洛夫,同时说道:“元帅同志,您请看,这就是我收到的命令。再看看这个签名,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布尔加宁。”
伏罗希洛夫从罗科索夫斯基的手里接过了命令,拿起桌上的老花镜戴上,仔细地查看起来。他看完后,随手将命令递给了桌后的莫洛托夫,摘下老花镜,又抬头看了一眼罗科索夫斯基后,背着手走向了窗外。
科涅夫连忙站起来,主动报告说:“没错,是我亲自签发的这个命令。我这么做的目地,是把罗科索夫斯基从合围的威胁中解救出来。他的确应该在维亚济马附近得到五个师,并向德军的侧翼发起反击。但这些部队在同敌人的摩托化部队的战斗中被缠住了,以至于没能及时地赶到维亚济马。”
听完科涅夫的解释,莫洛托夫将手里的命令放在了桌上,望着对方严肃地说:“科涅夫将军,我是受最高统帅部的委托,特意到这里来了解西方面军失败的原因,以及罗科索夫斯基率集团军司令部擅自离开部队的事情。在看了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提交的这份命令后,我认为你做出的决定是非常离奇的,为什么你会把主动权送给了德军的统帅部呢?”
“莫洛托夫同志,德军之所以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是靠他们自己的有生力量。”听到莫洛托夫的指责,科涅夫为自己辩解道:“尤其是坦克和空军。位了说明敌人突击的威力,我只需要向您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证明:敌人以20个师的兵力,来对付我们第30集团军的四个步兵师,同时还投入了四百多辆坦克,第30集团军的战士们表现得非常顽强,经过了顽强的战斗后,才不得不选择了撤退。至于说到退却,您是知道的,是最复杂的一种战斗形势,它需要较高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