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同时还能够帮助朝廷发现那些藏于民间却很有才能的寒门士子来。另外,也可以激发文士的创作热情,促使大唐文章繁盛。
李世民静静听完了夏鸿升的话,沉思了一下,说道:“此事说来,倒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只是如此看来,怕是落得个变卖文章的坏名声,恐为人所诟病吧!”
“确如陛下所说,此举一出,必定受人诟病,微臣也定然会遭人攻讦弹劾。”夏鸿升点了点头,笑了起来,说道:“不过,受益的却是寒门士子,微臣就算是背些骂名又有何妨?反正微臣也已经有了跟着乱党狐媚子跑了的事情了……”
李世民嘴一咧就想要,却突然想起来了自己是皇帝,还当着臣子的面呢,硬生生给憋了回去,说道:“就算是夏侯不顾忌名声,却也对朝廷的名声不便啊。事情却是一件好事,只是怕会不能落好。”
“陛下,若是寻常人等,拿取文章换了钱财来,自然会受到诟病。”李纲这时候张口笑道:“可若那换取了稿费的人是老夫,还有陛下呢?”
李世民一愣,夏鸿升也是一愣。不过夏鸿升心中顿时就狂喜起来了,李纲这才是真正的神助攻啊!
凭借李纲在儒林之中的地位和威望,兴许会压下去许多人的反对。可若是李纲自己也如此,那可就没有人能说些什么了。要是再加上当朝皇帝,那还有谁敢说这么做是不对的?便是那些时刻准备着弹劾皇权的山东士族,也没什么可说了,因为除了皇帝还有李纲呢,他们可以攻讦皇帝昏聩,但是却不能撼动李纲在儒林之中的名望和地位。而以夏鸿升的了解,李纲若是能够也发表文章收取稿费的话,那颜师古定然也会被他说动,一起来这么做。如此一来,天下间还有谁会认为不能这么做?天下士子只会争相效仿,以此为荣!
“李师真愿意以身试之?”李世民有些惊讶的看着李纲,他深知这位大儒对自己的名声的爱护。
“方才老臣也是质疑夏侯,可是夏侯说了句话,令老夫深感惭愧。”李纲向李世民说道:“方才老臣这么劝阻过夏侯,说若真是做出此举来,恐怕有辱斯文,甚至于名声扫地,受尽天下人诟骂。夏侯却说,然此乃天下寒门士子之利,吾必逐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先贤孟子之言犹在耳畔: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李纲的声音在大殿之中铿锵掷地:“事关天下士子之利,关乎朝廷揽取天下人才之利,便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又有何惧?!”
“李师心系朝廷,心系天下士子,朕敬佩不已!”李世民从御座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