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李老二已经对夏鸿升立下盖世之功这件事情麻木了吧。
所以李世民是这么对夏鸿升说的――“朕现在实在想不起来还能给你什么封赏了。论钱财,你不欠缺,论地位,如今你已经是开国县侯,又是中郎将,还是谏议大夫,若是在往上提,会惹来无数非议。所以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个结果来,只得问问你,你想要甚子封赏?”
于是夏鸿升就说了:“既然陛下这么问了,那微臣也就斗胆的说一说,微臣想要一些懂的咱们汉话,又懂得大秦话的人。也想要一些在天文啊、算法啊、地理啊……之类,精通这些杂学的人才来。倘若陛下能够帮微臣找来这种人,就是对微臣最好的封赏了。”
于是,夏鸿升得到了几个老头子。
国子监中算学一科的教材书《缉古算经》的著作者,王孝通。
五世祖传的天文学家庾俭。
还有傅仁均,崔善为。
都是集算学与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于一身的厉害人物。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官不大!
可能,善于研究知识的人,不愿将那么多的精力放到去经营官场上面吧。
一纸诏令,他们就全都保留原有职位的同时,被皇帝命令去往泾阳书院教书去了。
夏鸿升自然又少不得摆开一场家宴,来欢迎这几位新来的教席。
别的不说,一人一套房子先!
盖这么多别墅,就是用来留人的!等到什么时候泾阳书院不缺老师了,再考虑去卖学区别墅区。地,多的是,盖别墅的钱,也不缺。就是这么任性!
众位新来的教席,自然是被泾阳书院给惊的不轻。盖文达几人很是得瑟的教他们如何使用泾阳书院中的诸多新奇东西,看着他们那惊的合不拢嘴的样子,别提心里有多得意――渐渐的,他们对于泾阳书院,已经打心底的同书院一条心了。
造船的去造船,火药和火器由着李世民安排,夏鸿升总算是又闲了下来。
在泾阳的日子轻松而舒惬,每日里起来逛逛泾阳集,去庄子里转转看看,跑到田边地头的瞅瞅,闲扯一会儿。去书院上几节课,跑去看看张道士和那个来自大秦的炼金术师炼丹。那俩人互相听不懂,互相学说话,相互比划着都还能够一起吵架,真神奇。
夏鸿升见他俩吵的欢实,于是在一旁很坏的咧开嘴看笑话。所谓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所以夏鸿升心里面还暗道着打一架,打一架!
正想着坏心思,就忽然听见一阵滋滋啦啦的声音传来,顿时就见那张道士也不吵架了,回头一看,顿时一拍大腿,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