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把他们打服,除非从物理意义上彻底消灭他们。
收到朝廷的调令后,种建中不敢怠慢,当即便集结兵马,准备粮草,只等赵孝骞率领的三万汴京兵马会师后,再将兵权交给赵孝骞。
平静祥和的日子里,突然间战云密布,一股低沉窒息的气压,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唯有龙卫营将士却欣喜不已,当种建中下达集结令后,将士们振奋激动,跃跃欲试。
这大约是整个大宋最特殊的一支军队,闻战而喜,人人争先,从将领到普通的军士,都透着一股好战的精神劲儿。
…………
赵孝骞行军的速度不算慢,兵贵神速的道理他比谁都清楚。
当辽国析津府的辽军已集结数万时,十日后,天气渐凉,秋高气爽之时,赵孝骞所部三万汴京兵马赶到了拒马河南岸大营。
这次行军太苦了,就连路上经过真定城,赵孝骞都没来得及进城看袅袅三女,没想到自己也跟大禹治水一样,过家门而不入。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三万大军进入飞狐兵马司,与龙卫营三万兵马会师。
得知辽国兵马调动后,龙卫营这些日子派出了无数斥候,北渡拒马河打探军情。
析津府已集结四万辽军,消息传到龙卫营,将士们更是蠢蠢欲动。
种建中却压下了将士们的情绪,在没有得到赵孝骞的军令前,他不敢擅自决定行动。
老实说,种建中在龙卫营能主持大局,包括粮草安排,操练情况等等,然而真正遇到战事,种建中却心里没底。
指挥一支军队是需要主帅有着清醒的思路的,种建中并不清楚自己的思路是否与赵孝骞一致,若是遣错了兵马,执行了错误的命令,对全军将士就是一种灾难。
直到赵孝骞率汴京兵马赶到,种建中终于松了口气,整个人卸下了千钧重担。
南岸大营外,龙卫营众将列队迎接赵孝骞。
看着远处旌旗漫卷,密密麻麻数万人的行军队伍,龙卫营诸将欣喜不已。
本来听说辽军这次调动十万兵马反扑,龙卫营的将领们还有点为难,担心自己三万将士抵挡不住,结果郡王殿下从汴京又带来了三万兵马,听说是从上三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而且人人装备火器。
这下将领们心里有底了,信心也跟着高涨起来。
兵马浩浩荡荡入营,各自忙着开辟空地,搭建营帐。
赵孝骞骑马缓缓行来,来到众将身前下马,含笑注视众将。
种建中当先迎了上去,一脸激动地道:“殿下总算回来了!麻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