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时候,儿臣才知道,正是那一个个边军将士付出了生命,才守住了大唐的边关防线啊!”
听到李世民悲声之言,李渊脸上的冰霜也融解了几分,多出了一分心酸和不忍。
作为大唐皇帝,他怎么会不知道边军的情况?
他之所以要安排皇子前去前线,就是要让皇子们知道安逸的生活来之不易,打击皇子们的骄纵之心。
可大多数皇子只当是去边关涨了见识,那时还未成为太子的李建成甚至还命令边军护卫自己出关猎杀妖族,谎称是自己所猎,回来后大肆吹嘘,丝毫不记得在猎杀妖族时,死了多少无辜将士。
虽然知道李建成需要这样的功绩来包装自己,但他对此还是颇为失望,自那之后,他也不再安排皇子前去边关了。
然而,李世民今日的一番话语,却让他得到了一丝抚慰。
原来还是有皇子能体恤将士之辛劳的,就算是故意说来哄他开心,他也倍觉欣慰。
李世民说到这里,再次向李渊叩首道:“儿臣当日被那鹰妖所袭,幸得李靖大将军所救,才保下一命来。可儿臣当时受惊,却未当面叩谢李靖大将军的救命之恩,就踏上了归途。
这几年来,儿臣日思夜想,终觉不义,一直想当面叩谢李靖大将军的恩情。
原本儿臣以为这次换防,能见到李靖大将军,可却得知边关无大将镇守,父皇又为李靖大将军续了五年守期。
父皇金口玉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儿臣不敢求父皇收回成命,便想再次远赴边关,一者探望李靖大将军,当面叩谢其救命之恩;二者也可向边关将士表达父皇关切之意,令父皇皇恩浩荡,福泽边关将士,还请父皇成全!”
听完了他的话,李渊沉默了下来,开始低眉沉思。
他虽然也被李世民的一番话感动了,可他此时想的却是另一层事。
李世民所言的边关将士辛苦,在他看来,并不算什么。
慈不掌兵,若是体恤将士,解除边关将士的担子,那谁来守卫边关?
他在意的,是李世民提起的这个人。
李靖。
李靖,乃是朝中大将,南征北战,战功赫赫。
若无他在阴山镇守,大唐不可能安然享受这么多年的安稳。
但是,凡事都不能从一个方面来看问题。
李靖在阴山关已经镇守了十五年了,按照五年一换防的惯例,李靖已经守过了三任的守期。
正所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他这种奉献精神,获得了朝野一片赞叹,民间也将他称之为人间荡魔尊者,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