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弟,你看,这知了哪里能挖到啊。”两家家长颇有些苦恼的找着李峰,李峰这时也只能苦笑,摇头,哪里有这么多秋知了。苦笑着摇头,陪着几人找寻了半天,弄了不少夏知了,炸着吃够了。
李峰看着彤彤,鹏鹏,闹腾不依,没法子,这会想着晚上煮玉米。李峰一说玉米,几个小家伙眼睛一亮,蹦跳着拍手,几个大人眼睛一亮,聊天的几个老人一听,几人,随着李峰,拿着竹篓,篮子。
李峰家的是早玉米,长势比别家的好上三分,看着几个小娃子,一路说笑,大人难得这般轻松自在,路边溪水,清澈见底,几条游鱼自由自在的游动。树荫下凉风阵阵,吹拂让人懒懒。沿着小路,扑蝶,毛球,肥仔玩闹,眨眼来到玉米。
远远看着一人多高的玉米秸秆,青翠的玉米叶,那些已经酱紫色,枯萎了玉米须。萌萌,彤彤,鹏鹏,铃铛,哇哇叫着跑进地里,如不是李峰及时的拦着,这些小人已经掰下玉米了。
分辨玉米其实挺简单,李峰教的方法最是便宜,用手摸摸,颗粒饱满,如今熟的煮着吃,嫩脆的做成玉米羹,美味,今天晚上李峰想着最一桌玉米宴招待大家。
青纱帐里欢笑声,清脆的铃铛声,老人那爽朗笑声,看着忙活的众人,李峰在边上笑着看着。路过的城里人看着,停下来,看着饱满的玉米粒,不少人掏钱想着买些,李峰没说啥,一块钱三,随便掰玉米,一会功夫手里多了四五十块钱。没说,玉米饱满,水嫩,最是时候吃的,城里一根少说一块钱,还没这里鲜嫩,没有这里大,不少人临走带着些回去。李峰刚才看着一位大哥买了十块钱,三十多根,问着这么多怎么吃啊。人家笑说,自己儿子爱吃玉米,平时超市里太贵,如今儿子放假回家,趁着这会便宜多买些,等着儿子回来,吃个够。
别说,彤彤,鹏鹏,周老师三家,临走每家弄了几十根,李峰连着知了,酥瓜,甜瓜,玉米装进竹篓一起送上车。竹篓做起来容易,没事半天编出来好些个,倒是没想着几个孩子看着喜欢,人家买了这么东西,送着也没啥不舍的。
晚饭,李峰开始侍弄玉米,煮玉米最为简单,剥了玉米壳,洗干净放进后锅填上水就好。在池塘里用渔网划拉了不少鱼虾,肉串子,沟趴着,小鲫鱼,哥呀子,米虾等小鱼小虾,做囫囵鱼。葱姜蒜爆出香味,加上收拾的小鱼小虾,加水,添加各种调料,绝对鲜美,黄橙橙玉米面糊糊,沿着锅沿贴成玉米薄饼,弄出几锅子,焦脆,小娃子,年轻最是爱吃,至于老人贴成厚饼,或是加些面粉,做出水饼子,肉筋带着鱼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