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年,对朝人的情况很熟悉,对朝人沿海的地形、风土也很熟悉。
最重要的是,他不是那种认为敌人也是人的烂好人。
杨振为即将到来的可能大量进入登莱地区的流民,找到了一个新的出路之後,心里惦记的事情算是放下了一半。
随後他就转向了一直侧耳细听的吴朝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总兵!”
“卑职在。”
“昨天军议散了之後,本都督才想起一件事情来。”
“都督请说!”
“嗯。昨天我听你说起潍县救济营、隔离营的时候,一直在说吴有X吴先生,却没有一句话说起汤若望那个洋鬼子,此人现在如何了?”
“汤若望?”
吴朝佐本以为杨振特意留下他,一定是说什麽大事,本来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的他,完全没想到杨振一上来竟然说起了汤若望,当下一愣。
不过,他是知道汤若望的。
“这个,汤若望现在莱州府城。”
莱州府治,不在潍县,而是设是掖县城,莱州府与掖县属於府县同城,这一点,杨振是知道的。
“莱州府城有瘟疫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
“那他在莱州府城做什麽?”
“这个,卑职赴任登莱西路协守总兵官时,其地瘟疫情状见好。因为汤若望奉命主持防治瘟疫有功,声望大增,民间皆尊称其为泰西先生汤神父。”
“泰西先生?还汤神父?!”
听见吴朝佐嘴里最火冒出来的汤神父三个字,杨振的心往下一沉,说话之时,神sE也陡然变得Y沉。
而面对自己恩主杨振明显带着不悦的反问,吴朝佐自是不敢有所隐瞒,当下一五一十将汤若望这半年多来的情况说了出来。
汤若望竟然因为奉了杨振的命令,前去指点防治瘟疫有成效,而在登莱两地民间暴得大名,这一点是杨振之前未曾想到的。
然而,令杨振更加感到始料未及的是,汤若望这个洋鬼子竟然还因此赢得了当地士人的青睐与信服。
“当地士绅大户竞相邀其为座上宾,当地读书人也争邀其到府城讲学。去年秋天,汤若望及其从人,在府城西关获赠院落一处,於是日以聚众讲学为事业。”
“讲学?他讲的什麽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学,据说也叫天主之学。”
“胡闹!简直是胡闹!”
杨振原本还想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