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办事不力的总镇府都司佥书、协理营务处帮办、统计公所提举李吉一系列免职、降职并罚银的处罚。
不知内情的人们一个个都在慨叹海上行船的不易与风险,同时也感慨李吉任劳任怨好几年,却一夜回到了几年前。
而略知内情的一些人,则暗地里惊讶於杨振这几年来的变化,惊讶於杨振如今的腹黑与狠辣。
当然同时也更增加了对李吉此人的提防心。
好在知道一些内情的人,只是极少数总兵、副将层次的人物。
而这些人都是杨振的铁杆部将。
当然了,其中也不乏有个别人认为,杨振这样处置汤若望,完全属於小题大做,根本没有必要。
但是,对於杨振最後的这种处置,他们也没有什麽好说的。
毕竟,汤若望跟他们也没有什麽交情,不过是一个金发碧眼居心叵测的洋鬼子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的人,Si了也就Si了。
别说是Si一个或者Si几个了,就是Si上几十个、上百个,又有什麽鸟相g呢?
也因此,有关汤若望不幸遭遇海难而Si的议论,只是在旅顺口、登州城、莱州府等地小范围内流散了一阵子而已。
随着杨振对李吉的处分传出去,特别是随着李吉带人往莱州府城西关出银购地,收殓汤若望遗物并给汤若望修衣冠冢的事情办完,所有的议论就都烟消云散了。
而杨振本人自从处罚了李吉之後,就再也没有对人说起过这件事情。
自然也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解释过如此这般处置汤若望等泰西传教士的原因。
当然,如果非要给个解释,那麽杨振的唯一解释就是,他从不相信这些泰西传教士万里迢迢来到大明,是为了大明好。
他们来这里,更不可能是为了华夏好。
既然如此,那麽当他们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或者说只有风险而没有收益的时候,也就没有必要再留着这些洋鬼子们了。
【本章阅读完毕,内容已经显示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