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从未想过有天战争也会发生在自己的国家。
而作为一国之君,没有远见的齐王不但荒废了士兵的训练,全国各地的城防建筑与防御工事也从不派人巡查,即便发现损毁被人报上来也从来不会花钱修复。
是以即便知道秦国很可能过不久就会派兵来攻打齐国,齐国国内除了极少数的几个大臣之外,竟然没几个人对此太过忧虑。
因为他们很清楚,忧虑了也无用。
可即便如此,所有人也只是等着秦国派兵前来攻打齐国而已,从未想过投降,更不曾想过直接对秦国俯首称臣。
齐国臣民许是不曾想过,第一个想要向秦王嬴□□首称臣的,竟然会是齐王。
而且他产生这个想法的时间,甚至远远早在楚国灭亡之前——
在秦国先后拿下韩赵燕三个国家后,齐王便已经被吓破了胆,而后他几乎是立刻命人收拾好了行囊,准备前往咸阳朝拜嬴政。
若非齐王在即将出城的时候被某位守城官员以齐国“为社稷立王,王何以去社稷而入秦”为由劝阻了回来,说不准嬴政早在楚国灭亡之前就兵不血刃地拿下了齐国。
不过也说不准。
也许有人会想到早已经成为了秦国属国,却仍旧被秦国灭亡的魏国。
但这两个国家因为各自的地理位置,对秦国的态度迥然不同:魏国即便早早向秦国俯首称臣,却因为距离秦国太近,虽然不敢攻打秦国,却也总是在其他国家与秦国起了冲突的时候在背地里搞事儿;齐国与秦国的国土并不接壤,而且彼此距离最远,中间还隔着好几个国家,所以两国向来井水不犯河水。
可惜一切都是假设,齐王被阻拦不曾向秦国称臣,秦国也马上就要攻打齐国了。
而这个时间,就在秋收之后,春节之前。
今年天公作美,秦国又是一个丰收年。
经过今年的耕种,最先播种的玉米与土豆如今已经有了富余,粮种价格下降,百姓们也不再将其大半卖掉以赚取一些收入;除了只种了一茬儿玉米土豆的百姓外,如今大部分百姓都将玉米与土豆端上了餐桌。
如今最值钱的粮种,已经变成了味道甘甜的红薯与产量仍旧稀少的棉花。
但即便是红薯与棉花,今年也获得了大丰收。
红薯甚至又扦插了一茬儿到了地里,只要今年不再像是去年一般下大雪,那么这第二茬儿的红薯也必然会收获满当当。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想要发动战争几乎毫无顾虑。
于是,嬴政便趁着今年最后这几个月,直接派出了王贲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