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对他的二儿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犬,到上蔡东门追逐狡兔,还能这样吗?’于是父子相对恸哭,终于被灭三族。这就是‘黄犬叹’的典故。”
“早就听过很多愚夫愚妇们胡编的典故了,”有乐忙掩信孝之嘴,李斯在高处鄙视道,“比你这干巴巴故事更精彩的多了去。我也给你们这班鼠辈讲一个‘观鼠有感’,那是我当小吏时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我看到厕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厕所来,它们都赶快逃走;但在米仓看到的老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媾,无受人或狗带来的威胁和惊恐。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看看你们只会瞎掰一些无聊的市井长舌妇言语,就跟那些老鼠一样毫无出息!既没法打动我,又说服不成,还想从我这里讨得活路?”
“李斯被害后,其幼子在亲朋的掩护下得以幸免,藏匿在他家乡。”宗麟喟然道,“过了许多年,此村的居民都姓李,自说是李斯的后代,四周松柏掩映,花木丛生,不远处有李斯跑马岗和李斯饮马涧。据传,李斯青年时期经常在此纵马驰骋,坐骑渴了就到涧沟中饮马,后人便称此处为跑马岗和饮马涧,我年轻时出游,总想去看看……”
李斯怔然转觑,宗麟打开有乐之手,又自言道:“李斯出身平民,虽然当上了楚国管仓库的小吏,得空时仍在自己院中种些蔬菜。亲勤劳作。其故居处尚有一口李斯浇菜的水井,后人尊称为‘李斯井’。李斯被斩于咸阳后,有人来他家乡抄了李斯的老家,在整个李斯的故居处进行了残酷的‘挖地三尺’,最深处竟达丈余。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一片芦苇丛生的坑塘。后人为纪念李斯,称此处为‘李斯坑’。他们没找到丞相李斯贪赃的证据,便连诬蔑他妒杀韩非,也查无实凭。韩非子对于帝王之术、统治手法的分析过于透彻,导致秦王嬴政对其才华感到恐惧,加上韩非的三条不利于秦国发展的建议,以及姚贾的陷害,使秦王将韩非下狱拷打。我觉得李斯实心欲救韩非,无奈秦王嬴政铁心欲除韩非,再嫁祸于李斯,从而不背骂名。李斯无奈,只得从命而下毒于韩非饮食,使韩非暴毙而亡,免遭刑杀市肆之辱。”
说着又打开有乐伸欲掩嘴之手,但见李斯抬袖拭眼,转面叹道:“我常劝陛下海纳百川,不要逐客。终于说服他取消了‘逐客令’,允许各国人才入秦济济一堂。可他仍是容不下韩非那样的人物呀!我一直想将韩非留在秦国,等秦灭韩之后再为秦国所用,然而韩非还是锋芒太过锐利,无情地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