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宗矩之子柳生三严常有交流切磋,得而晋谒已退隐的大将军德川秀忠于骏府,奉献药品。秀忠命宗矩招待于长崎宾馆,赐赉优渥。郑一官受幕府召见,当地人视为光荣显赫人物,地方豪贵从此常随交游,尊称为‘老一官’。荣获初召之后,他屡访藩士家,受到当地诸侯优遇,赐宅地建新居,并介绍平户藩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缔婚。他娶妻子田川氏,年方十七,性端淑,生长子郑森,幼名福松,自小出众。郑芝龙视此为最大的成功,甚至比他为李旦取得荷兰通航许可,一跃成为‘七海龙王’,得以纵横七海四洋的成就更喜形于色。李旦死后没有留下妻室子女,他的巨大资产和事业都赠给了郑芝龙。此后由于郑氏故乡闽南发生严重旱灾,赤地千里,许多村落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尽。郑芝龙招抚了泉州饥民数万人赴台岛拓垦,郑家至此年已有船七百艘,由于明朝实行海禁,视其不法,心胸狭窄之辈更诬蔑其为海盗。海商对手许心素建议荷兰东印度公司联手明廷打击郑芝龙,但东印度公司未允。大明水师出战告负,郑芝龙打败副总兵俞咨皋,杀死许心素,取得海上霸权。郑芝龙对百姓很仁慈,不但不杀人,还救济贫苦,威望比官家还高。荷兰人不能统治这一带海域,其原因是此时的东方海洋上并不是权力的空白。虽然明朝官方从海洋退缩,但民间海上力量的日益扩张强盛,荷兰船一在海上露面,就被郑芝龙截获,天启七年还发生一场驻台荷军与郑军的战争,结果荷兰军败北。时称‘世界史上的第一船王’郑芝龙在熊文灿大人支持下,官至都督同知。从此两人交往密切,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己任,坐镇闽台,拱卫海防。但我还是不喜欢他,因为郑芝龙的次子田川七左卫门,我去教儒学时,这个顽皮小孩屙东西在我脚上,其本名‘郑宗明’,小名二官,郑芝龙将他过继给妻子娘家……”
“我买的是现成整只已宰的生鸡,”绿荫丛里有个坐席品茗之人取勺自拭,脸没转的说道,“总理大人说他当年曾跟相遇的姑娘大谈白斩鸡之好,如今似是故人来,天还没亮总理就急着要我去找最好的三黄鸡回来做给她吃。其实不只广府菜中存在这道做鸡款式,我们福建也有热食型白切鸡,即鸡身擦盐入味隔水蒸,自然凉透后斩盘再热一热,配上与众不同的金不换佐料。根据《郑氏族谱》明确记载,郑家祖辈于五胡之乱后的东晋永嘉年间,避中原战乱到闽,后代客居南安,从来会做魏晋的清流鸡,这就是白斩鸡的源头……”
“擦盐入味再蒸就不是白斩鸡了,”眼嵌圆镜框儿的文士爬山登高俯视道,“你懂个劳什子的白切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