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到位的地方,甭解释,有解释的功夫不如想想如何把规矩完善一下。
小贝几个人果然就凑在一起商量,看着码头处人来人往,他们发现,想要多干活的人,通常是船上卸下来东西之后,放在那里,本来应该是两个人一前一后过去扛四袋东西,但前一个人却直接扛起三袋就走,自然就多了。
而从船上向下发货的人没办法,他给的是两袋,但另外两袋也要马上给后面的,不然浪费时间。
如此,漏洞就出现了。
九个孩子嘀咕了一会儿,终于是想到办法了。
小贝叹息一声说道:“别的地方找人干活,监工是怕有人偷懒,记录的人是记件好给钱,咱陆州却是反过来了,与这样的人在一起做事情,有什么可丢脸的?”
正在记录的许名扬猛地转过头来,小贝分明是在说他,看了小贝一眼,又继续盯着自己负责的两组人,心中也同样没完没了地腹诽。
小贝没有管许名扬看过来的目光,对着管事的人说道:“看到抗的货物的袋子了没有?”
“看到了,有的是布袋,有的是麻袋,根据东西的不同来分的,还有的是筐,我们这里有统一的标准,按体积的不同,重量不同,标准也不同,所以才好盯住每个人可以扛多好的活,难道要改标准?”
管事的人没明白怎么回事儿,以为小祖宗们是随便想出来一个不合实际的办法。
小贝白了管事的人一眼:“改什么标准,改标准也觉得不了现在的问题,你看到来往的人没有,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走动,这样效率快,在你出去的那个地方的上面架几个横梁。
扛两袋子的人,想要扛三袋,第三袋就要超过横梁,他想要过去,只能蹲身,你多架几个,我就不信他能不停地蹲身,甚至你密集一点,他难道可以蹲着走?几次就给他累趴下,以后他就不那么干了。”
“啊?架横梁,可是,身高不同啊。”管事的眼睛一亮,旋而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你不会按照他们的大概身高给他们分组?”小贝反问道。
“对,可以,可以这样。”管事的觉得是个好主意,答应下来。
小贝接着又说道:“还有啊,你不觉得码头看上出不舒服?你不会把码头这边设计声斜的,一直斜着到那边运送货物的马车附近?然后把不怕摔的东西,从上面滑下去。
用上铁片,或者是水泥的,水泥的就用大的下面有轱辘的滑车,到现在做个减速的地方就可以了,笨啊,工部给你们设计大的工具了,你们自己就不会想点小的工具,死板,在一个地方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