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家才会这么写?”
唐枭眼睛一亮:“有可能!郭旅长说过,咱们是张公子收服的第一支绺子,孙烈臣又是大帅的把兄弟,自然要给面子……不对,应该是宠着他,所以才没写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加以限制……”
这是好事情,管他有意无意,几个人都开心起来。
很快,陈卫熊又苦笑着摇了摇头,众人都看他。
他指了指委任状说:“咱们想多了,一个“团”字就说明一切了,还用再多说什么吗?”
唐枭却笑了:“那也能扩到1800人,起码还能再加两个连的兵力!”
“也是!”陈卫熊不想扫兴,让他把委任状收好,说等团长府建好以后,得裱起来挂墙上。
当天下午。
吉林陆军骑兵第四旅军需处处长汪林,敲开了旅长办公室的房门。
“老汪啊,有事儿?”张海鹏伏案忙着,头都没抬。
汪林来到桌前,这才说:“旅长,常浩他们被那个周大胡子扣住了……”
“啥?”张海鹏抬起了头,瘦削的脸上怒容浮现:“怎么回事儿?”
汪林把事情详详细细叙述了一遍,又说:“线路不好,通话断断续续的,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儿了。”
张海鹏站了起来,抚了抚稀疏的头发。
“一个小小的绺子,竟然敢这么大胆,难道还真是少爷的人?这就开始建立班底了?”张海鹏像是在喃喃自语,又像是在问汪林。
汪林顺着他的话头,说的却是郭松龄:“这次战败后,郭鬼子腰杆子硬了,一步成了陆军整理处参谋长,开始协助整军,对二、六旅下手改革,推行军需独立等措施……卑职感觉,这次所谓改革如果折腾成了,今后此人的影响力还会进一步扩大……”
其实他想说的是:旅长你就别瞎折腾了,人家郭松龄有了大公子的支持,你再下绊子的话,只能自取其辱,得不偿失。
可话不能这么说,不绕弯子不行,相信旅长能听明白。
果然,张海鹏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而是问他:“委任状……你看到了?”
“没有,常浩取完就带队走了……”
张海鹏想发火,抬头看到了墙上挂的那幅字:每临大事有静气。
这是吉林的书法大家成多禄给他写的。
成多禄原名恩令,字竹山,号澹堪,吉林其塔木镇人,隶汉军正黄旗。他自幼颖慧好学,五岁始识字,八岁能诗,十六岁考取附贡生,二十二岁遴取为光绪乙酉科拔贡。曾任绥化知府,民国五年被选为吉林省第二届参议院参议员、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