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知道,原来这其中还隐藏着这么多的秘密。
马钰停了一会儿,等他们两个在无异议,才接着说道:
“刚才说的,是赋税的大致发展情况,现在说说赋税本身。”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问题,朝廷应该问谁收税。”
朱标说道:“问万民收税,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马钰摇摇头,说道:“自古以来就是对的吗?”
“更何况时移势易,古代的良法,到了现在就未必适用了。”
这时朱元璋心中一动,说道:“问有钱人征税,可对?”
马钰赞道:“陛下英明,就是问有钱人征税。”
见马皇后、朱标都是一脸疑惑,他解释道:
“赋税的本质是什么?财富二次分配。”
“新思想里也说了,赋税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掌握财富的人就是‘有余’,穷人就是‘不足’。”
“朝廷若想长治久安,就得想办法问富人收税,然后去救济穷人。”
“然而历朝历代都反过来了。”
“他们和富人一起压榨百姓,结果百姓活不下去造反。”
“国家别说救济百姓了,就连维持军队的钱都拿不出来,最终在百姓起义中灭亡。”
马皇后和朱标恍然大悟,原来用新思想指导制度建设,是这么一回事儿。
他们可谓是茅塞顿开,犹如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之前读史书的时候,积累的种种问题,也都找到了答案。
朱元璋微微颔首,但接着却反驳道:“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你之前也说过,秦汉隋唐是世家政治时代,朝廷也只能和他们合作,才能维护国家稳定。”
“否则那些世家联合起来,恐怕国家就要灭亡了。”
“宋朝为了解决唐末五代十国军人乱政的问题,选择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因此他们也不得不赋予士大夫种种特权。”
“至于元朝不提也罢。”
“由此可见,他们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情况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对此马钰倒也没有反对:“陛下所言甚是,每个时代都有他们所面临的困难。”
“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古人的所作所为。”
“但汉唐和宋朝面临的问题,在大明都不存在了。”
“有了施行‘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条件。”
朱元璋颔首道:“确实如此,但具体要如何做呢?”
马钰回道:“这就是接下来要讨论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