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次他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潘凿子的事情让他怀疑,周围有内鬼出卖他们。
为了不引起怀疑,然后被消失,他只能尽力伪装自己。
等着看是不是有大人物要过来,到时候好找机会告状。
他这么做倒不是盲目,而是有自己的推测。
那些官吏这么着急灭口,又加强对人身的管控,来的肯定是大人物。
而且很可能和他们不是一伙儿的。
值得赌一把。
如果不行……劳资宁愿轰轰烈烈的死,也不能这么憋屈的死在这里。
又过了两天,他听其他工友说,朝廷确实来了个大官。
负责皇城修建的那些大小官吏,在那个大官面前都点头哈腰的。
黄刚大喜,然后就开始想办法,去见一见那个大官。
只是还没等他行动,第二天早上就传来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负责皇城营造的官吏,全部被拿下。
一群穿着锦衣的壮汉,拿着铜锣边走边敲边吆喝:
“皇上听说皇城营造有官吏贪腐苛待民夫、工匠,特命御史大夫为钦差,前来查办。”
“如有冤屈者,即刻上报。”
“刘相公必定会为大家做主的。”
只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为民做主?谁信啊。
黄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上知道了?还派钦差来查?
皇上圣明啊。
他毫不犹豫的就跳了出来:“我有冤情,请钦差明察。”
——
刘伯温来的速度并不算快,毕竟他不是一个人来的。
这次是来查贪腐窝案的,真要一个人过来,哪怕他是丞相也很难活着回来。
虽然律法有规定,级别到一定高度的官员遇害。
那么他遇害的地方的所有官吏,都要被处罚,行政主官要承担主要责任。
但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有人狗急跳墙。
所以这次出发,朱元璋给他配了一个营的禁军提供保护。
还给了他调动凤阳锦衣卫的权力。
这么一准备,他到达凤阳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所以,朝廷要派钦差来查贪腐窝案的事情,提前四天就传到凤阳皇城总负责人赵彦君耳边。
御史大夫?刘伯温?
赵彦君大惊,换成一般人过来,他完全不在乎。
钦差又咋了?他是李善长的人,谁敢不给李相面子?
大不了贪的钱分你一份,丢几个小虾米去顶罪就行了。
然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