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邦使者同样神情肃穆,放于一侧的手掌紧握,瞳孔放大,眼中还有一丝丝恐惧。
大明兵锋虽强盛至极,但他们亦不曾畏惧,只因其手中亦有可战之兵。
但大明对这些伤残军伍的此等举动,却是他们无法比拟。
将此等战争残酷赤裸裸地体现在百姓面前,
或许会让他们产生畏惧,但更多的是心绪激昂。
当战斗英雄方阵完全进入大校场,并整齐地排列在指定位置时!
哗——
大校场仿佛被冉冉升起的太阳所点燃。
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感激。
观礼台上,明皇朱元璋轻轻拍动着苍老手掌,脸上同样闪过动容,
他侧头看向太子朱标,轻声道:
“标儿,有人与朕说,这样人会吓坏百姓,削减其参军心绪,也会让军伍中人消极怠战。
看看,你看看,
我大明百姓民风淳朴,对于这些保家卫国的军卒,爱戴胜过你我,那些人怎么会知道这些事?
自此之后,大明军伍会源源不绝,谁也杀不完,大明再也没有打不赢的战事。”
太子朱标此刻脸色凝重到了极点,只觉得鼻子微微发酸,用沙哑的声音出声感慨:
“父皇,我大明此刻武运昌隆,国泰民安!”
这时,立在四方的太监又朗声开口: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
朕闻天地浩渺,英雄辈出,我大明将士,以铁血铸就山河,以忠魂捍卫疆土。
观礼兵,见伤残之士,虽体有不便,然神色刚毅,步履稳健,朕心甚感,特颁此旨,以慰忠魂,彰朕之仁爱。
昔者烽火连天,尔等披坚执锐,赴汤蹈火,誓守疆土,以致身残志坚,朕心甚痛。
然尔等之英勇,犹如星辰,璀璨于历史长河,照耀后世子孙。
朕深知,伤残之痛,非言语所能尽述,然朕必倾尽国力,厚待尔等,以彰其功,以慰其苦。
自即日起,凡我大明伤残之士,皆享朝廷优抚之恩,衣食无忧。
朕将设英魂碑,以镌刻尔等之英勇事迹,供后世敬仰。
愿尔等之名,永垂青史,与日月同辉。
朕亦望朝野上下,皆能体恤伤残之士,共筑仁德之邦,共享太平之福。
愿尔等之英勇精神,如松柏之长青,激励我大明子民,矢志不渝。
哗——
大校场的气氛被再一次拔高,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立于东西两侧的军卒士气高昂到了极点,似要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