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商行很重要,但相比于天下民心,还是民心更为重要。”
赵勉沉声道:
“张大人希望刑部怎么做?”
张衡说:
“刑部自有章程,下官是礼部之人,不便插手。
但……下官希望刑部能堵住悠悠众口,别让事情再发酵下去。
至少要查清当时的情况,查明事情真相,给百姓一个交代。
否则……事情会越闹越大,
到时候礼部和刑部再想收拾残局,就来不及了。”
赵勉脸色凝重到了极点,轻轻叹了口气:
“不瞒张大人,此事就算刑部想管,也有些力不从心。
当日操办此事的是京府衙门与锦衣卫,刑部只是出了些人手,提供了一处天牢。
要想彻底平息此事,还得这两个衙门出面。”
张衡面露焦急,缓缓摇了摇头:
“商行现在可是京府衙门的摇钱树,他们死抱着不放…
那锦衣卫是什么德行,你我还不清楚吗。
下官实在没办法,才来求赵大人。
不然任由事态这么发展下去,迟早会波及到刑部。
倒不如提前介入,还能赚个好名声。”
赵勉紧抿嘴唇,这件事目前看来就是个大麻烦,一旦沾上就甩不掉。
但他也明白张衡说的没错,一旦事情闹大,汹汹民情无法控制时,朝廷三司必然会插手。
到那时,刑部确实会很被动。
只是…赵勉有些想不明白,为何向来性子淡泊的张衡,对这件事如此上心。
纠结了半天,赵勉才沉声开口:
“这样吧,本官先和张大人去现场看看。
若民情真的无法控制,刑部再派人调查。”
“太好了太好了…
赵大人快些吧,咱们一起去。”
临近傍晚,刑部宪部郎中平文博带领宪部吏员、衙役共一百人来到应天商行。
此时,商行即将关门的铃声已经响起。
大门处没有往里进的百姓,全是带着大包小包往外走的人。
看到气势汹汹的一行人,他们连忙侧身避让,眼中满是疑惑。
商行的伙计也看到了这一幕,赶忙跑回去,向掌柜们禀报此事。
没过多久,一位四十多岁、长相极为俊朗的中年人缓缓走出来。
他是商行公关部的管事,名叫江永怀。
他看着门口一行人,眼中闪过诧异。
还没等他开口,领头的中年人便迅速说道:
“本官是刑部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