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弯腰从背篓中取出嫩绿的甘薯秧苗,动作娴熟轻柔,
这些他们早已经练习过无数遍!
田埂上,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牵着耕牛,吆喝着。
牛蹄有力地踏在松软土地上,
犁铧翻开一道道整齐的沟壑,泥土的芬芳弥漫。
妇人们紧跟在耕牛后面,小心翼翼地将秧苗栽进沟壑中,
再用泥土轻轻覆盖,露出幼苗
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丰收的渴望。
他们插的是秧苗,但种的却是以后的日子
孩子们在田边嬉笑玩耍,来回跑动递着秧苗,
清脆的笑声为这热烈场景增添了几分欢快。
陆云逸走到一块田地前,蹲下身子,
仔细观察着百姓们栽种秧苗的动作。
一位老农见状,赶忙停下手中的活,恭敬地站在一旁。
陆云逸微笑着问道:
“老人家,甘薯栽种可有什么讲究?”
老农咧嘴一笑,露出满是皱纹的脸,说道:
“大人,孙老爷说了,
甘薯喜肥,得先施足底肥,
栽的时候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
间距也得把握好,这样结的薯才多又大。”
陆云逸认真地点点头,说道:
“不错,今后的日子可就靠你们操持了,辛苦!”
老农听了,脸上洋溢着笑容:
“大人放心,咱们用心种,种粮活命!”
不远处,一群半大孩子,
穿着学子正式的衣衫围在一起,好奇地观察着甘薯秧苗。
陆云逸走过去,问道:
“你们是来学习农事的?”
其中一个学子连忙站起身行礼,说道:
“大人,先生说民以食为天,
甘薯对大宁至关重要,所以特来学之。”
陆云逸赞许地点点头,说道:
“好!大宁繁盛之始,不是甘薯开花结果之时,
而是在今日,秧苗插在地里,尔等站在田间地头。”
陆云逸的声音渐渐激昂,像是一种莫名的魔力。
他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
“乡亲们,今日种下的是希望,收获的将是富足!
我等齐心协力,
把甘薯种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学子们听了,眼中闪烁着激动,呼吸急促。
劳作的百姓们听了,动作变得愈发得快。
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
在广袤田野上久久回荡。
人群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