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辩解,而是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厚厚的文件,轻轻放在桌上“教授,这是破晓计划的详细方案,您可以先看看。我们计划在东北大兴安岭深处,建设一座全球顶尖的核科研基地,配备从挪威维莫克工厂订购的重水,每年5吨,买断未来三年产量,从德国西门子定制的精密机床,还有专门的铀矿开采团队,我们已经探明,辽宁海城、吉林通化都有高品位铀矿,下个月就能启动开采,不用依赖海外进口。”
杨春元顿了顿,特意加重了语气“资金方面,您完全不用担心。破晓计划的经费由我们东北军副司令杨宇霆先生旗下的杨氏制药全额承担。
杨氏制药是目前全球唯一能量产盘尼西林的企业,去年净利润超过3000万大洋,今年计划投入1000万大洋作为科研经费,未来十几年,累计投入1亿多大洋完全没问题。您的年薪,我们开到50万大洋,这相当于于您在德国当教授的年薪的10倍,还会为您和家人准备带花园的别墅,配备专门的医疗团队和翻译,您不用学中文,基地里所有科研沟通都用英语或德语。”
迈特纳拿起方案,逐页翻看着。方案里的细节远超她的预期,甚至连科研人员的伙食标准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但她很快又摇了摇头,将方案推回杨春元面前“杨先生,谢谢您的诚意,但我不能答应。我在柏林待了二十多年,我的实验数据,我的研究团队都在这里,而且。。。”她的声音低了下去,眼神里闪过一丝担忧“我是奥地利国籍,现在纳粹还没对奥地利人动手,或许局势会好转呢?”
杨春元心里一沉,他知道迈特纳还抱着侥幸。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照片,放在迈特纳面前,那是他托人从慕尼黑捎来的,照片上,几个冲锋队队员正围着一家犹太书店,用棒球棍砸着橱窗,玻璃碎片散落一地,书店老板被按在墙上,满脸是血。
“教授,这是上周慕尼黑发生的事。”杨春元的声音沉了下来,“纳粹党马上就要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他们已经放出话,要‘清理德国科学界的犹太元素’。您现在是奥地利国籍,但谁能保证,明年、后年,他们不会把矛头指向奥地利犹太人?您的实验数据,在他们眼里就是‘犹太异端的垃圾’,您的研究团队,迟早会被强行解散,留在柏林,您不仅做不了研究,连安全都成问题。”
迈特纳死死盯着照片,她当然知道这些风险。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年轻的身影走了进来,是鲁道夫·佩尔斯,他是迈特纳的合作伙伴,也是柏林大学的青年物理学家。看到杨春元,佩尔斯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