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批注也不像你的字啊?”
“这两年你问了八百回了,腻不腻?”
“那八百回你也没回答我一次啊。”
杨羡把书合上,抬起眸光时像在回忆什么,嘴边扬起笑道:“是一位、天之骄子送我的武状元礼物。”
“……”折淙无趣地把身子坐直,不问了。
问了八百回,有四百回是这么回答的。
两年前,朝廷派来了一位武状元,先是和他们折家军共同抗西夏,建立了军功,后迅速升了职。
折淙被调去迎敌大辽,杨羡随之一起,更是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几次击退契丹族,杨羡被封了少将,有了一支自己的杨家军。
这次回京,战事暂息,杨羡是奉命回京受封的。
折淙则是自己提出要回来的,说是要寻人。
“不过,我倒是也对一人好奇。”折淙慢悠悠地骑着马。
“谁?”杨羡问。
折淙笑了下:“以前我们行军有多难,你刚来时应有体会,钱粮不足,武器不精,有时候还要我们折家自己倒贴,人很多,却常常以十敌一都难,可见上头放钱粮的途中被克扣了多少,才有那么一点落在我们身上。”
杨羡若有所思地看着他,心底隐约有点不安。
折淙满眼向往,接着说:“但是,两年前,一位从汴京来的吏部侍郎,竟愿意爬山涉水,亲自运送军需,且那还是最精良的武器铠甲,还有棉衣、药材,钱粮不仅分文不少,甚至收获了不少路上老百姓送的粮食给咱们。”
杨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