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怎么转眼间就成了修罗炼狱?”
旁边一位武将模样的神祇接口道:“正是!前些年听闻,那唐皇还封禅泰山,何等的意气风发。这盛世光景,怎会说败就败了?”
“当年那武氏女子称帝,改唐为周,朝堂之上乌烟瘴气,边境频频被侵,天象都为之紊乱,也没见闹出这般大的动静。”
“如今李氏重掌江山,拨乱反正,理应是愈发兴盛才是,怎会反倒不如从前?”
“观音大士都束手无策,这得是死了多少人,造了多大的孽?”
“我等久居天庭,耽于修行,对下界之事,倒是越发疏忽了。”
众仙你一言我一语,言谈之间,皆是震惊与不解。
他们中的大多数,闭一次关便是百年光阴,人间的王朝更迭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弹指一挥。
谁也未曾料到,那个在他们印象中繁华昌盛的凡人国度,竟已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就在这议论声中,一人缓缓走了出来。
他身披锦镧袈裟,宝相庄严,正是已证得旃檀功德佛果位的唐三藏。
他面向众仙,双手合十,神情悲悯:“弥勒佛祖所言,句句属实。贫僧在下界时,见长安城中血气冲天,潼关之外尸骨如山,黄河两岸,遍地哀鸿。”
“此劫确是千年未有,非同小可。众位上仙若有疑虑,不妨亲自下界一看,便知真假。”
唐三藏亲自出言作证,话语中的沉痛不似作伪。
这一下,再无人怀疑。
连旃檀功德佛都这样说了,那凡间之事,定是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
弥勒佛那张笑呵呵的脸上,却浮现出几分真切的困惑。
他稽首问道:“贫僧倒有些纳罕了。观诸位上仙的神情,对此事竟像是初次听闻一般。莫非......观世音大士未曾遣人来天庭通报过么?”
他这一问,问得是恳切,是实在。
在他想来,这等足以动摇三界根基的滔天大劫,观音菩萨既已亲临,又怎会不第一时间知会佛门?
此前,燃灯佛祖召集佛门众人来这斩仙台,菩萨分身乏术,无法前来,于情于理,都该派个童子前来告假,顺便将凡间的情势说明才是。
此问一出,原本刚刚平息下去的场面,登时陷入了一种更为奇特的死寂。
方才还面带忧色的众仙神,此刻的神情,可就复杂得多了。
不少仙官的脸色涨了又白,白了又青,精彩纷呈。
一些心思活络的,已经想起了前事,脸上不免就有些挂不住,眼神也开始四处游移,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