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报纸头版头条都是“军火船”、“人道灾难”、“秘密行动”。
《纽约时报》甚至刊登了一篇措辞严厉的社论,标题触目惊心:《反恐旗帜下的伪善:美国的列比亚军火丑闻》。
国会参众两院的情报委员会和外交关系委员会今天一大早已经宣布启动紧急听证程序。
压力如同实质的海啸,从白宫、国会山、媒体、甚至盟国大使馆,四面八方汹涌而来,无情地冲击着他和他的部门。
他不得不亲自下令——“马林鱼号”在美军严密护卫下,仓促改变航向,驶向相对偏僻的吉布提港暂时锚泊避风。
这无异于承认了丑闻的真实性,更是一种屈辱的退却。
“咚咚咚。”
敲门声谨慎地响起。
“进来!”
文森特的声音沙哑。
门开了,反间谍处主管汉克斯快步走了进来。
他身材精瘦,穿着一丝不苟的灰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脸上带着常年从事秘密工作特有的那种刻板与谨慎。
他手里紧紧捏着一个薄薄的蓝色文件夹,脸色异常凝重,眼神深处透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疑。
“局长。”
走到文森特身旁,汉克斯的声音低沉。
“查出来了。”
文森特猛地转过身,布满血丝的眼睛如同鹰隼般死死盯住他手中的文件夹,那眼神几乎要将文件夹烧穿。
“结果?”他问。
汉克斯没有立刻回答,他上前几步,将那个蓝色的文件夹双手呈放在文森特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
文件夹的封面上,醒目地印着“最高密级-内部泄密调查初步结论”。
文森特一把抓过文件夹,粗暴地翻开。
里面只有一张纸。
薄薄的一张纸。
没有冗长的分析报告,没有复杂的线索图,没有疑点列表。
只有一行打印出来的名字,孤零零地躺在纸页中央,像一枚投入死水潭的重磅炸弹:
特里·沃尔特斯。
这个名字如同带着高压电流,瞬间击中了文森特。
他的瞳孔在刹那间收缩成针尖大小,脸上的肌肉猛地僵住,仿佛被瞬间冻结。
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脊椎急速攀升,瞬间冲上头顶,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特里·沃尔特斯?
科威特情报站的副主管?
那个沉默寡言、行事稳健、甚至有些刻板的中年人?
那个他曾经颇为信任,认为绝对可靠的老资格特工?
那个负责“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