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小糯宝简直像只小老鼠,前天带着郑嬷嬷,还有一只小推车,直接把宫里的藏书斋给打劫了。
什么稀罕古书、传世典籍,但凡有复刻本的,她就小手一挥,全部拿走一份。
把那藏书斋的修书们吓得不轻,只能泪汪汪的,目送她“打家劫舍”。
得知书屋书籍齐全,环境又雅,别说其他文人,光是国子监的学子们就坐不住啊。
放课后他们都抢着过去,再誊抄一些想看的,顺便还得点些吃喝,这就又是一门进项。
看着书屋这般热络,小胖丫当然是嘎嘎乐,银子当真是赚不完啊。
一时间,百货大铺的门前络绎不绝。
买点心的,挑绿松石的,或是来看书的,都在感慨此处花样多。
就连不舍得花钱买的人,也想进来瞧瞧,全当是长见识了。
这下子,原先那些不看好的商贩们,就忍不住有些坐不住了。
有几个甚至还专门蹲在门口,数着进进出出的客人,越数越觉眼馋心热。
“光昨个儿一天,里面至少进了一千人!那可是一千啊!”
“这才开了两成的铺子,就有这么些人去,要是将来铺面全开满了,岂不是人比瓦舍还多?怕是当真占了京中独一份的商机啊!”
“咱们当初咋就眼拙了,过两天这边铺子肯定抢手,咱们以后再想加入,弄不好就没机会了。”
“对了,听说四楼那个书屋,还是国师开的呢,这里背靠着国师,早晚要做大做强啊,咱们之前真是井底之蛙,嗐!”
于是众商贩们,纷纷后悔又动心。
有些已经跑去钱庄取银子,想找姜家说和,在此租下一间铺面了。
只是他们当中有些人,前些天还嘲笑过丰苗,所以生怕他有所记恨,怕会不给他们机会。
然而不想,待见面一谈,丰苗却远比他们想的大方。
“区区小事,哪里值得挂在心上,冤家宜解不宜结,咱们都是开店做生意的,犯不上计较那点龃龉。”丰苗人小鬼大,说话敞亮极了。
他挑选商贩,只两点要求。
一是不能扎堆做同样的生意。
二就是要做良心生意,得合百货大铺的规矩,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得知他竟如此好说话,众人都赶忙交了租金,摁了手印,高高兴兴地加入他麾下。
直到这时候,他们才知道,难怪人家姜家小老板能把生意做好,就光是这个格局,就比他们大太多了啊!
百货大铺的红火,很快就传遍全京,成了最时兴之处。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