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太好了!这工装…能做吗?复杂不复杂?”
“结构不复杂!”张建军肯定地说,“主要就是一块厚底板,几个定位销和压紧螺栓。关键是要保证底板上的定位孔和定位面自身的精度足够高!这个,我有把握!”
“好!”李爱国当机立断,“我给你权限!需要什么材料,直接去库房领!需要人手,老陈他们几个你随便调!车间里那台精度最好的工具铣床归你用!三天!三天之内,给我把工装做出来!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李主任!”张建军斩钉截铁。系统里【机修(四级)】的技能包,包含了工装夹具设计的核心知识,这正是验证和发挥的好时机!
接下来的三天,张建军成了车间的焦点。他领了材料,一头扎进工具铣床区域。
老陈被李爱国点名给他打下手。一开始,老陈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这年轻人想法虽好,但工装精度要求太高,实现起来难。但当他看到张建军操作工具铣床时那沉稳老练、如同机器般精准的动作时,眼神彻底变了!
划线、钻孔、铰孔、铣平面…张建军仿佛一个沉浸此道数十年的老技师。每一次进刀量的控制都恰到好处,每一次测量都一丝不苟。他设计了几处精妙的微调结构,用于最后校准工装本身的精度。老陈从最初的旁观,到后来主动递工具、提建议,配合越来越默契。
易中海远远看着,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刘明和孙大壮几次想凑近看热闹或者找点茬,都被老陈那沉默却带着警告的眼神瞪了回去。
第三天下午。
“李主任,工装好了!”张建军将最后一块擦拭干净的组合工装底板,稳稳地放在李爱国办公室的检验平台上。
李爱国立刻叫来车间技术员,拿出最精密的杠杆千分尺和标准量块。一番紧张而细致的检测后,技术员抬起头,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李主任…这…这工装本身的定位精度…四个孔同轴度误差小于0.005mm!端面垂直度误差小于0.008mm!比设计要求还高!”
“好!好!好!”李爱国激动得连说了三个好字,用力拍着张建军的肩膀,“建军!你真是我们车间的宝贝疙瘩!立大功了!”
他立刻组织人手,用这套工装开始加工那批传动箱基座。结果令人振奋!加工过程顺畅无比,效率提升了四倍!成品检测下来,所有关键尺寸全部达到甚至优于图纸要求!废品率为零!
当最后一件合格品下线时,整个钳工二车间都轰动了!工人们看向张建军的眼神,充满了由衷的敬佩!这不仅仅是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