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之一!”
他示意周铁柱开机演示。机器启动,运行平稳,噪音极低。
加工出的齿轮被送到便携式检测仪上,齿形、齿向误差数据清晰地显示在大幅挂板上——远优于部颁标准!
“好!”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声,现场顿时爆发出热烈掌声。不少厂长和技术人员围上来,仔细查看设备,询问细节,眼神里充满了惊叹和热切。
“老杨!你们红星厂这下可放卫星了!”一个兄弟厂的厂长用力拍着杨厂长的肩膀,语气酸溜溜又佩服。
“张副厂长,这改造方案的核心参数,能不能…”另一个厂的总工凑到张建军身边,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张建军笑了笑,声音洪亮地传遍现场:“技术不是藏着掖着的!红星厂的经验,就是要拿出来共享,共同提高!”
“稍后交流环节,我们技术科的同志会给大家分发详细的改造技术要点手册!有什么问题,现场提,现场答!”
这话一出,掌声更热烈了!这才是干实事的格局!
郑国栋和陈为民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赞许。郑国栋拿起扩音喇叭:“同志们!红星厂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自力更生、技术革新的巨大潜力!”
“市工交办决定,成立全市老旧设备技术改造攻关小组,由张建军同志担任组长!全面负责推广红星经验,协调解决各厂改造中的技术难题!”
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中年干部,从人群后面挤到陈为民身边,神色凝重地低声汇报了几句,递上一份文件。
陈为民副市长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眉头紧锁。他迅速扫了一眼文件,又抬头看向正在解答技术问题的张建军,眼神复杂。
郑国栋也注意到了,凑过去低声问:“陈市长,怎么了?”
陈为民把文件递给他,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山雨欲来的沉重:“刚收到的部里急电。北边,龙江重型机械厂,引进的万吨水压机,安装调试卡壳了!”
“主缸密封系统泄露,整机趴窝!苏联专家束手无策,撂了挑子!那边是‘一五’重点项目,耽误不起!”
“部里急令,抽调全国精兵强将组成专家组,火速支援!点将名单…第一个就是张建军!”
郑国栋看着文件上“张建军”三个字后面跟着的“技术组长”头衔,倒吸一口凉气!
万吨水压机!那是真正的国之重器!这担子,比西南那次还重千钧!
现场会还在热烈进行,张建军被热情的同行们围着。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