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明办事效率不低,第二天下午就带来了消息。
“张生,搞定了!”他递给张建军一张盖了某个模糊商会印章的担保书,“拿着这个,再去汇丰找那个姓陈的经理,塞五十块茶钱,他应该会帮你开个临时储蓄户,存折当天能拿,但每天取款有限额,最多五百。”
张建军接过担保书看了看,粗糙,但糊弄一下银行底层职员应该够用。
他点点头,又点出五十块给潮州明:“辛苦费。”
“哎哟,张生太客气了!”潮州明喜笑颜开地接过钱,越发觉得这个偷渡佬大气,不像城寨里那些抠抠搜搜的家伙,“张生,你刚才说股市…不是好事?现在可是人人赚钱啊!”
“人人都能赚的时候,就是该跑的时候了。”张建军语气平淡,“帮我留意一下,最近有没有那种涨得最疯,但公司其实没什么实际业务,全靠吹嘘的股票名单,越详细越好。”
潮州明虽然不太懂,但还是答应下来。
他现在觉得这个张生高深莫测,跟着他肯定有肉吃。
张建军拿着担保书,换了身稍微整洁点的衣服。然后走出九龙城寨,踏入香江繁华的街道。
七十年代初的香江,已经初显东方之珠的繁华,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与城寨内的破败混乱宛如两个世界。
张建军找到汇丰银行,按照潮州明的指点,找到了那个陈经理。
递上担保书,又不动声色地塞过去五十块钱。
陈经理捏了捏钞票厚度,脸上露出职业化的笑容,流程走得飞快。
半小时后,张建军拿到了一本崭新的、名字为他拼音的汇丰银行存折。
他将身上剩下的两百多块港币,存了两百进去。
第一笔合法的启动资金,算是落袋为安。
返回城寨的路上,张建军特意买了份最新的《信报》和几份财经杂志,仔细翻阅起来。
果然,版面几乎都被股市消息占据。
恒生指数节节攀升,各种股神、秘籍层出不穷。
无数仙股被炒上天,尤其是一些地产和船务概念股,市盈率高得吓人,明显是泡沫。
张建军快速记忆着几个后世记载中跌得最惨、泡沫最大的股票代码和名称。
这些股票,在股灾爆发前,还会因为市场的狂热惯性,再冲高一波。
这就是他的机会!
回到城寨附近,刚走进巷口,张建军就察觉到气氛不对。
平时喧闹的巷道今天格外安静,不少摊主都缩着头,眼神躲闪地朝他这边瞟。
前面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