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卫国传来的消息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因业务扩张而带来的些许热度。
林向东的人竟然摸到了香江!还查到了观塘工厂!
张建军眼神冰冷,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果然不能小看副部级能量的渗透力,哪怕隔着一条香江。这些追兵就像跗骨之蛆,不彻底解决,永无宁日。
深居简出?暂时蛰伏?
不!这不符合他的性格。被动挨打,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必须主动出击,至少要先搞清楚对方的底细和目的。
他立刻叫来蛇仔明和阿炳。
“蛇仔明,你带几个生面孔机灵的兄弟,这几天就在工厂附近和观塘一带转悠,留意所有打听工厂和我的陌生面孔,特别是北方口音的。不要打草惊蛇,摸清他们有多少人,住在哪里,想干什么。”
“阿炳,码头那边也给我盯紧了,所有从北边过来的船和人,都多留个心眼。特别是那些看起来不像渔民、也不像生意人的。”
“明白!”两人感受到张建军语气中的肃杀,立刻领命而去。
信息很快反馈回来。确实有三个陌生男人最近常在工厂外围徘徊,偶尔向附近小贩打听老板是不是姓张,从哪里来的。
他们住在观塘一家廉价的旅社,行事谨慎,但眼神举止带着一股体制内人员特有的味道。
只有三个人?张建军略感意外。
看来林向东也不敢大张旗鼓地派太多人跨境行动,更多的是试探和确认。
确认?张建军脑中灵光一闪。
对方可能还不完全确定“观塘张老板”就是他要找的“张建军”,或者即使怀疑,也需要确凿证据回去交差。
这就给了他操作的空间。
他立刻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张建军叫来潮州明,低声吩咐了一番。潮州明先是惊讶,随即重重点头。
第二天,工厂里悄悄传出一个消息:老板张生其实是南洋华侨,最近身体不适,要回新加坡休养一段时间,工厂事务暂时由潮州明负责。
同时,张建军让蛇仔明找了一个身材与自己相仿、又欠了高利贷的落魄混混,许以重金,让他冒充“张老板”,住进了一家稍好的酒店,并故意在酒店前台留下“不日将返回新加坡”的口风。
饵已经撒下,就等鱼上钩。
果然,那三个盯梢的人很快得知了“张老板”要回新加坡的消息,似乎有些着急。
他们显然无法确认这个“张老板”的真实身份,又怕目标真的溜走,任务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