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如同断了线的风筝,毫无反弹地持续坠落。
市场被无尽的恐慌笼罩,每一则负面消息都引发新一轮踩踏式抛售。
张建军冷静地执行着计划。在指数跌破1000点、800点等关键点位后,他指令陈威廉分批平掉剩余的空头仓位,最终在指数跌穿500点后全部清空。
最终结算时,陈威廉拿着最终的盈利报告,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纸张,声音嘶哑而激动:“老…老板…我们…我们这次做空,扣除所有手续费和利息,净盈利…净盈利一千二百万港币!”
加上之前回笼的三百多万,张建军此刻掌握的现金,高达一千五百万港币之巨!
这在1973年的香江,无疑是一笔足以令人疯狂的巨额财富!
办公室里,所有知情的核心人员都屏住了呼吸,看向张建军的目光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敬畏。
一场股灾,别人倾家荡产,老板却赚得了泼天富贵!
张建军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知道了。资金全部转入公司账户,准备下一步。”
张建军的冷静感染了众人,狂喜的情绪被压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跟强者的亢奋和信心。
“威廉,之前让你留意的地产和优质资产清单,怎么样了?”
“准备好了,老板!”陈威廉立刻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由于股灾波及,很多依赖股市融资的地产公司和工厂主资金链断裂,急需现金救命,价格比股灾前普遍腰斩,甚至更低!”
“很好。”张建军接过文件,快速浏览,“重点筛选位于港岛北角、铜锣湾、九龙塘、尖沙咀等未来核心地段的地皮、旧楼,以及拥有成熟技术和设备但陷入困境的电子厂、玩具厂、纺织厂。”
张建军凭借超越时代的眼光,精准地圈定目标。
“立刻组织团队,分组谈判。我们的原则是:全款现金支付,但价格必须压到最低!给他们救命钱,但要拿走他们的未来!”
“明白!”陈威廉精神抖擞,立刻带人去执行。
手握巨资,谈判底气十足。
一场疯狂的抄底盛宴开始了。
张建军亲自出马,谈下了北角一块优质临海地皮,价格仅为股灾前的四成;铜锣湾一栋六层高的旧唐楼,业主移民心急,几乎半卖半送。
陈威廉则带队,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观塘两家濒临破产的电子元件厂和一家玩具厂,设备和技术都是现成的,接手就能生产。
与此同时,张建军意识到,随着产业扩大,潜在的风险和对手的层级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