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荣的团队展现出南洋商人特有的严谨与效率。
第二次谈判,他们直接带来了一份厚厚的合资框架协议草案,条款细致,甚至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纠纷解决方式都做了预设。
陈威廉带领的法务和财务团队与之针锋相对,逐条磋商,谈判桌上气氛紧张却专业。
张建军没有直接参与细节拉扯,他把握着大方向,只在关键节点表态。最终,双方达成初步共识:郭氏企业注资八百万港币,与建邦实业成立合资公司“昌荣置业”,共同开发九龙城寨那块核心地皮。郭氏占股百分之四十五,建邦占股百分之五十五并负责具体运营。
同时,郭广荣私人承诺,会动用在汇丰的关系,帮助缓解张建军目前的信贷压力。
“合作愉快,张生。”签署意向书后,郭广荣再次与张建军握手,笑容真诚了许多,“希望这是我们两家长期合作的开端。”
“一定会的,郭生。”张建军微笑回应。这笔资金和郭广荣带来的银行关系,如同久旱甘霖,极大缓解了他的资金链压力。
送走郭广荣,张建军立刻召集核心团队。
“威廉,昌荣置业这边,你亲自盯着,尽快完成注册和资金注入。地块的详细规划和拆迁方案,要加快进度。”
“明白!”
“龙五,安保公司抽调一队可靠的人,负责昌荣置业项目的安保,尤其是拆迁阶段,不能出乱子。”
“已经安排。”
“龙四,冯永发那边,有新消息吗?”
“新经理预计下月初到任。名字叫爱德华·威尔逊,背景很深,是伦敦总部某位董事的亲信。九龙仓码头搬迁计划还在初步论证阶段,但威尔逊到任后肯定会全力推动。”
下月初…时间不多了。张建军沉吟片刻。必须在威尔逊到任前,尽可能深地埋下钉子和制造障碍。
“让冯永发想办法,弄到码头搬迁计划的初步论证报告,哪怕是残缺的也行。告诉他,价钱好商量。”
“是。”
处理完怡和这边的事,张建军的注意力再次转向台岛那个金丝眼镜男。龙五安排的人已经顺利以高价买下了他急于出手的两块古董表,暂时缓解了他的财务窘迫,但也无疑助长了他的贪欲。
“赌马那边呢?”张建军问。
“他最近手气很背,又输了一大笔。好像还借了地下钱庄的钱。”龙五回答,“我们的人试探着接触了他常去的那个地下钱庄的档头,稍微透露了点意思,那边很上道,表示可以‘配合’。”
“很好。让钱庄继续给他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