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生、霍生不弃,有些合作。”
“利家是老牌世家,规矩多,但守信。霍老弟是条汉子,可惜有时候太冲。”陈老点评了一句,不再多说,“好了,我乏了。阿坤,送客。”
之前引路的管家上前一步,做出请的手势。
张建军知道会见结束,起身再次道谢,在管家陪同下离开。
走出庄园,坐进车里,张建军才缓缓吐出一口气。刚才那短短十几分钟,压力之大,不亚于面对威尔逊。
“老板,怎么样?”龙五启动车子,问道。
“拿到了通行证,但只有三次。”张建军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热带景象,“足够了。至少短期内,台岛那边不敢在印尼轻易动我们。”
回到雅加达办事处,甲一早已等候多时。得知结果,他也松了口气。
“陈老在这里影响力很大,尤其是航运和码头方面。有他这句话,我们很多事会方便很多。”
“尽快利用这个机会,巩固和供应商的关系,把渠道稳定下来。”张建军吩咐,“另外,留意一下陈老提到的‘有些钱不能碰,有些人不能惹’指的是哪些。我们要避开雷区。”
“明白。”
在雅加达停留了两天,张建军马不停蹄地会见了几位重要的橡胶和木材供应商,有陈老的名头开路,谈判顺利了许多,拿到了比之前更优惠的价格和优先供货权。
他还让甲一留意当地的地产和资源投资机会。系统信息提示过印尼未来的发展,他不能只满足于贸易。
离开雅加达前,他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是郭广荣从新加坡打来的。
“张生,听说你去见陈老了?结果如何?”
“托郭生的福,还算顺利。”张建军心中暗惊郭广荣消息灵通。
“陈老那人,脾气古怪,但说话算数。你拿到他一句话,比签多少合同都管用。”郭广荣笑道,“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来新加坡一趟?介绍几位朋友给你认识,以后在南洋做生意,总不能只靠陈老一把伞。”
张建军立刻答应。郭广荣这是在主动为他拓展南洋人脉,机会难得。
他改签了机票,直飞新加坡。
在新加坡,郭广荣为他引荐了另外几位南洋华商巨贾,有做航运的,有做银行的,有做种植园的。这些人家族在南洋扎根数代,枝繁叶茂,能量巨大。
张建军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在交谈中表现不俗,赢得了不少赞赏。虽然合作并非一蹴而就,但人脉的桥梁已然搭建起来。
期间,他也留意到这些南洋华商对香港局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