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你在香港和怡和斗,靠短期高利贷不是长久之计。有没有考虑过,在南洋发行债券?或者,将你香港的部分优质资产,打包在这里融资?这边华商资金充裕,苦于没有好的投资渠道,特别是通往香港和内地的桥梁项目。”
这个提议让张建军豁然开朗!是啊,为什么总是盯着香港的银行?南洋华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资金池!而且,通过南洋融资,还能反过来增加他与汇丰谈判的筹码!
“李生这个提议太好了!不知道具体该如何操作?”张建军虚心请教。
“我可以牵头组成一个银团,对你的项目和资产进行评估。如果合适,发行三到五年的中期债券,问题不大。利率肯定比你现在付的高利贷划算得多。”李姓银行家笑道。
接下来的几天,张建军重点跟进此事,与多家南洋银行和投资基金进行了初步接触,反响颇为积极。虽然流程复杂,需要时间,但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南洋奔波的同时,香港方面也不断有消息传来。
威尔逊果然不甘寂寞,虽然不敢再有大动作,却利用怡和的影响力,暗中阻挠建邦实业与几家潜在新客户的合作。同时,汇丰那边也传来风声称,威尔逊正在游说董事会,希望在张建军的过渡贷款到期后,不再续期。
台岛机构依旧沉寂,仿佛彻底消失。但钟先生监控到,那个之前异常活跃的“表弟”最近突然离开了香港,返回了台岛。原因不明。
林向东则彻底没了声音。龙三从内地传来消息,由于栽赃证据确凿,林向东那个老部下被正式批捕,林向东本人也受到严厉党内警告,被调离实权岗位,提前“病退”。这颗毒刺,总算被彻底拔除。
好消息是,在张建军南下期间,陈威廉带队成功与一家德国品牌签订了长期代工协议,虽然利润不高,但胜在订单稳定,为电子厂带来了急需的现金流。
昌荣项目的地基部分也顺利完工,开始地面建筑施工,吸引了部分媒体的正面报道,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
多方消息汇总到张建军这里,让他对全局有了更清晰的把握。
香港:僵持,但暂时安全。威尔逊困兽犹斗,汇丰态度暧昧。内部隐患暂除。
南洋:打开新局面,融资有望,长期看好。
内地:最大威胁解除。
形势正在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结束南洋的行程,返回香港的飞机上,张建军仔细梳理着此行的收获。与几家南洋银行达成了初步融资意向,虽然离最终落地还有距离,但希望很大。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