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敲山震虎(2 / 3)

张建军却丝毫不敢放松。他深知,这只是暂时的平息,根源问题并未解决。怡和庞大的体量和深厚的根基依然存在,一旦内部整顿完毕,必然会卷土重来。而建邦实业自身的短板,也在这次风波中暴露得更加明显——过于依赖外部市场和原料渠道,抗风险能力仍有不足。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内地市场。这里,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更意味着稳定可靠的原料来源和产业配套。

“威廉,内地那边接触得怎么样了?”张建军将陈威廉叫来询问。

“有几家外贸公司和轻工部门表示出兴趣,但都比较谨慎,主要是政策层面还有些模糊地带。不过,广州那边有一家国营电子元件厂,设备老旧,效益不好,正在寻求技术改造和合作。他们对我们提出的‘来料加工、技术引进’模式很感兴趣,省轻工厅的领导也原则上表示支持,觉得可以作为一个试点。”陈威廉汇报着最新进展。

“很好!就从这个点突破。”张建军立刻拍板,“你亲自带队去一趟广州,和对方深入谈。条件可以更优惠一些,我们甚至可以预付一部分加工费,帮助他们更新部分关键设备。关键是尽快把合作敲定下来,做出一个样板工程。”

“另外,”他顿了顿,目光深远,“和当地政府接触时,可以试探性地提一下,我们是否有机会参与一些‘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项目,或者投资建立一个小型的合资示范工厂。表达我们长期投资、技术转移的诚意。”

“老板,这步子是不是有点大?政策风险……”陈威廉有些顾虑。

“风险与机遇并存。”张建军语气坚定,“北边现在的风向是鼓励对外交流、引进技术资金。我们率先响应,态度诚恳,规矩做事,反而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支持。就算暂时不成,也能留下好印象,为将来铺路。”

“我明白了,我尽快安排去广州。”陈威廉感受到了张建军的决心。

就在张建军积极布局内地市场,试图开辟新战线时,那位北方的“李副团长”,再次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

这次不是通过正式渠道,而是由霍英东转交了一封私人信函。信的内容很简短,措辞谨慎,以个人名义对建邦实业近期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的“不必要的困扰”表示关注,并提到“内地市场广阔,欢迎一切守法经营、注重质量的优秀企业参与建设,共同发展”。落款只有一个小小的“李”字。

这封信,没有做出任何具体承诺,却传递出极其重要的信号:对方一直在关注着他,并且对他近期的遭

最新小说: 冲喜侍妾(古言1v1H) 一人:八奇技强?可我内丹已成! Re0:当代剑圣竟是我哥? 漫漫长夜 潮来不钓(年上1v1) 普普通通打工蛇[末世] 从柯南元年开始建立穿越者联盟 天下凶神 轻轻【NP】 大小姐淫乱日常(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