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初步成功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建邦实业略显紧绷的躯体。新型环保增塑剂和简易ic的样品虽然离大规模量产还有距离,但它们代表的可能性,足以让核心团队看到一片更广阔的蓝海。
张建军趁热打铁,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入,同时指示钟博士,开始谨慎地为这些“未来”技术申请国际专利,构筑法律壁垒。
然而,商场的波谲云诡从未停歇。怡和似乎暂时收敛了正面强攻,转而采取了更迂回的策略。市面上关于建邦实业“资金链紧张”、“北上投资踩坑”的流言并未完全平息,反而像潮湿角落里的霉菌,时不时又滋生出一片。
同时,建邦实业几个原本十拿九稳的政府小型工程招标项目,接连以微弱的劣势败给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新公司,而这些公司的背景深挖下去,总能隐隐约约看到怡和系资本的影子。
这种无处不在的掣肘和暗地里的挤压,让人仿佛陷入一张无形的网,虽不致命,却极大地消耗着精力和资源。
“老板,怡和这是改用‘缠斗’策略了,不想让我们舒服地发展。”陈威廉汇总着近期的不利消息,眉头紧锁。
“意料之中。”张建军站在地图前,目光扫过香港,最终落在内地广阔的区域,“他们越是如此,越是证明我们选择的道路让他们感到了威胁。继续推进我们的计划,不必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他更加坚定了开辟内地第二战场的决心。广州的试点工厂必须成功,而且要更快地扩大成果。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带来了一个更微妙的消息。
来访的是霍英东的一位得力助手,姓何,人称何先生。他并未过多寒暄,直接说明了来意。
“张生,霍生让我来给您提个醒。最近廉政公署那边,风气有点紧,抓了不少小鱼小虾,但也接到了一些关于商业贿赂的匿名举报,范围扯得有点广。”何先生语气平淡,却意有所指,“霍生说,树大招风,越是快速发展的时候,越要留意手脚干净,特别是公司内部财务往来和与政府部门的接触,要经得起查。”
张建军心中微微一凛。霍英东的消息渠道远非他能比,这个提醒绝非空穴来风。
结合之前怡和经理接触廉署的动作,这很可能是怡和另一记阴招的前兆——即便找不到确凿证据,也要通过廉署的调查来恶心你、拖慢你的脚步,甚至搞臭你的名声。
“多谢霍生关心,也辛苦何先生特意跑一趟。”张建军神色不变,“建邦实业一向守法经营,欢迎任何形式的监督。不过,内部自查自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