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的余波逐渐平息,香港媒体的头条被新的绯闻和政商消息取代,但水面之下的格局已然改变。怡和系股票虽止住暴跌,却依旧疲软,内部整顿和廉署的调查像两把悬顶之剑,使其短期内难以他顾。
建邦实业则凭借此次事件,意外地收获了“抗压能力强”、“管理规范”的市场印象,股价稳步回升至新高。
张建军并未沉迷于这场胜利。他深知,击退一次进攻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自己变得真正无懈可击。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夯实根基之中。
财务部的报告很快呈递上来。看着那份详尽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预测,张建军的手指在“负债率”和“短期偿债压力”几个数字上轻轻敲击。虽然目前尚在安全范围,但快速扩张带来的资金消耗是实实在在的。几个新厂区的建设、研发中心的巨额投入、内地市场的开拓,就像一个个吞金兽。
“威廉,我们的现金流,还能支撑多久?”张建军抬头看向陈威廉。
“如果保持目前的投资速度,且不再有大的意外,预计到明年年中,资金链会开始紧张。”陈威廉谨慎地回答,“主要是地产板块和内地投入占用资金太大,回报周期长。”
“开源节流。”张建军言简意赅,“节流方面,重新审核所有非必要开支,行政、采购费用压缩百分之十。开源方面,加快北角地皮的建设进度,争取提前预售回笼资金。另外,和汇丰的詹姆斯再谈一次,以我们现有的优质资产和未来现金流做抵押,尝试申请一笔期限更长、利率更优的长期发展贷款。”
“明白。詹姆斯先生那边,应该问题不大,他上次还暗示希望加深合作。”陈威廉点头。
“不是暗示,是必然。”张建军语气平淡,“我们越是展现出抗风险能力和成长性,银行越是愿意锦上添花。去吧。”
处理完财务隐忧,张建军将目光转向内地。广州试点工厂的成功,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正在扩散。陈威廉新组建的内地业务拓展部,几乎每天都能接到来自不同省市轻工系统或外贸公司的咨询函电。
“老板,现在机会很多,但我们也有点应接不暇。很多地方提出的合作条件差异很大,有些希望我们直接投资建厂,有些希望技术入股,还有些只是单纯想买我们的设备。”陈威廉汇报着甜蜜的烦恼,“我们的人手和经验,都有些跟不上了。”
“挑重点,做样板。”张建军决策果断,“集中资源,优先跟进上海和天津这两地的合作意向。上海工业基础好,辐射能力强;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政策优势明显。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