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起源于咸丰年间,最出名的是蜜三刀,镇店之宝有俩,一个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面肥,一个是光绪年间的铜模子,且一直无人敢动……
没多久,叶青就晃悠到位于粮食店街的已经改名为人民糕点二部的祥聚公。
走进大门,他站在门口看了眼,就径直找到与他父母相识多年的售货员老刘,先花了一毛八外加三两点心票买了一斤江米条,又花两毛五外加一两五的点心票买了一包六块装的核桃酥,作为等下去看望隔壁汤叔的礼物。
接着他又按照母亲的吩咐花了一毛钱买了两包不要钱的点心渣,最后见还剩点票,索性又花了三毛外加五两点心票买了一斤蜜三刀,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走了,刘叔。”
“唉,慢着点,有空家里坐。”
“得嘞。”
跟老刘招呼了声,叶青拎着几包点心从铺子里出来往回走去,不时的从里头掏一把点心渣塞进嘴里咂摸。
说起这点心渣,可是好东西,不仅不要票,还便宜,五分钱就能买上一小包回去给孩子解馋,每天喝粥的时候往里放一些,是又甜又香。
当然了,在这个物资贫乏的年代,好东西一向都是抢手的,这点心渣自然也是。
若是没有熟人的话,十天半个月都不一定碰见一次。
叶青家里因为跟祥聚公的老刘关系好,基本每个月都能买到一两包,所以他小时候倒是经常吃。
这个货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吃,等到家时一包二两的点心渣就都进了肚子。
叶青一进院,就见到刚下班回来的叶芳正蹲在窗户根儿底下擦拭着他师父半送半卖给他那辆二八自行车。
昨儿晚上叶建国就把这车拾掇好了,大姐宝贝的不行,早上出门前就细细擦拭了一遍,回来了又开始擦,比她那个爱车如命的老子都还精心。
叶青对此很是无语,上前道:“您也不怕给擦掉漆。”
“扯,我就没听说过谁家自行车能擦掉漆的。”大姐转头丢了个白眼过来。
“回来啦。”
叶母听见动静从屋里出来,接过他买回来的点心一瞧,眉头就皱了起来:“你都买的什么啊?这点心渣咋就一包?老刘不是说好了两包嘛!”
“江米条跟桃酥是给汤叔买的,蜜三刀咱留着自己吃,至于点心渣……”叶青龇牙一笑,道:“刘叔给留的两包,我回来路上吃了一包。”
“都多大了,怎么还跟小时候一个德行?”
现在家里阔了,也缺这点吃食,叶母就没责怪他,一脸莞尔的伸出胖乎乎的粗糙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