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贾兄如果处于当时刘备所在的位置,会不会起兵伐吴?”
“会!”贾钰毫不犹豫的吐出一个字。
“这是为何?”贾钰的回答让大皇子更加惊讶了:“既然贾兄刚才已经说了,从战略上来说,刘备伐吴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贾兄又为何会支持伐吴?”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是最大的勇气不是吗?”贾钰笑道。
“而且刘备白手起家,不像曹操孙权那样,背后有着宗族支持。”
“他能与二人鼎力,依赖的便是以仁德之名,以及匡扶汉室这面大旗形成的凝聚力。”
“若是关羽身死,他无动于衷,蜀汉的凝聚力也就散了。”
“当然,他应该也有趁机夺回荆州,稳固蜀汉政权的想法,只可惜后来战败了。”
“若是抛开这些外部因素,贾兄还会这样选择吗?”大皇子问道。
“会!”贾钰依旧是回答了这一个字。
“这又是为何?”大皇子更加不解了。
“刘备会不会我不知道,但我肯定会。”
“我这人就是这样,睚眦必报,孙权背刺盟友,若是不能报仇,我绝对咽不下这口气。”
“至于所谓的感情用事,那是因为刘备打输了。”
“他要是打赢了,那后面的记载或许就是刘备雄才伟略,为关羽复仇,夺回荆州了。”
“有道理,不过听贾兄的语气,似乎是对孙权的行为非常不屑啊。”大皇子笑道。
“这是自然。”贾钰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虽然从战略上来说,孙权背刺蜀汉是正确的选择,可以带来最大的利益。”
“但从道德方面来说,却是有些令人不齿了。”
“虽然说在战争中,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
“用计,偷袭都是很正常的手段,但背刺盟友这种事情……”说着贾钰就摇了摇头。
“说得好,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贾钰的观点,大皇子很是赞同。
不过随后就是语气一转,继续说道:“正所谓君择臣,臣亦择君。”
“如果在刘备与曹操两人中做个选择,贾兄会选择在谁手下为官。”
“自然是刘备。”贾钰毫不犹豫的回答。
对于贾钰这种屡次超出他预料的回答,大皇子已经有些习惯了。
只是平静的询问:“这是为何,贾兄也说了,无论是政治手段还是军事谋略,都是曹操更胜一筹,贾兄为何会选择刘备。”
“难不成贾兄也信服了刘备的仁德,当权者的仁德,可不见得有几分真几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