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却不显杂乱,规划的井井有条。
左侧临溪的是露天冶炼坊,几座高炉巍然矗立,炉旁堆着小山般的铁矿石与煤炭。
此刻,高炉并未运转。
见刘靖饶有兴趣地看着高炉,身后的任逑出声道:“刺史,此乃炒钢所用高炉,所产钢铁质量上佳,经锻打之后,可为刀刃与槊锋。”
“那是何物?”
刘靖指着连通炉子,模样怪异的大木箱问道。
汪礼答道:“哦,此为水排。”
刘靖疑惑道:“何为水排?”
“所谓水排,以水为力,曲柄连杆相连,催动风力,源源不绝,昼夜不息,比百十个壮汉还管用!”
听到汪礼的解释,刘靖惊了。
卧槽,水力风箱!
先前他规划军器监之时,还为自己想到水力锻锤沾沾自喜,觉得此时的匠人,还没有将水力运用到锻造军械上。
结果,现实给了他一耳光。
这会儿不但已经将水力运用在冶铁之上,关键技术还相当之成熟。
果然,自己到底还是小看了古人。
念及此处,刘靖顺势问道:“既以水驱风,可否以水力驱动锻锤?”
这个问题让任逑与汪礼齐齐一愣,旋即任逑思索道:“按理说可行,但锻锤沉重,且敲打力道需大,因而需水流极大方可,此外选用何等材料长久驱动锻锤,亦是一处难点。”
刘靖颔首,不再多言,只要理论上可行,那么多实验几次也就能成。
穿过冶炼坊,一行人又来到甲胄坊。
叮叮当当的锤击声不绝于耳,赤着上身的匠人挥汗如雨,火星四溅,热浪扑面。
这里正在打造的,是甲叶。
汪礼随手从竹筐里拿起一片完工的甲片,细细端详,赞不绝口:“好甲!此乃鱼鳞铠的甲叶,防护之力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