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力远非轻甲可比,足以抵挡流矢和常规的劈砍,是真正能让士兵在战场上活命的家伙。
这,才是他投资水力的回报。
“只是……”
任迹的兴奋稍稍回落,脸上露出一丝肉痛:“只是这东西太吃铁了,府库拨来的那点精铁,转眼就下去一小半……”
“一个月能产多少副?”
刘靖直接问核心问题。
“按照眼下水力锻锤的效率推算,若是铁料管够,一月能出甲十副!”
任迹报出一个在过去不敢想象的数字。
“还是不够。”
刘靖摇了摇头,将胸甲递还给他:“我要你将月产提到二十副。人手不够就去招,材料不够就去买,钱,我来想办法。这甲,要尽快装备我的玄山都!”
“是!”
任迹心头一震,重重地点了点头。
刺史不仅没有怪他耗费铁料,反而要加倍支持,这等气魄,让他热血沸腾。
随后,一行人又来到弓弩坊,这里弥漫着木料和牛筋胶的气味。
坊里的掌事一见刘靖,便兴奋地捧着一张样式新奇的弩上前,正是之前刘靖在山谷工坊里提出改进方案的擘张弩。
“刺史!您快看!”
那掌事激动得脸都红了:“按照您的图纸,我们给弩身加了木托,又在望山上刻了标尺。您再试试!”
刘靖接过这张“新”弩,手感顿时不同。
弩身后端多出的木托坚实地抵住了他的肩膀,整个弩的重心变得更加稳定。
“干得不错!”
刘靖将弩还给掌事,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这才是真正的杀人利器!传我命令,旧弩全部回炉改造,优先将新弩装备玄山都!”
那掌事闻言,脸上却露出一丝为难:“刺史,这新弩虽好,可……可产量实在提不上去啊。这木托和标尺都颇费工夫,尤其是需要上好的拓木和牛筋,我们找遍了城里的木材行,也凑不齐太多。一月下来,顶天了也就造出三十张。”
这一次,刘靖没有直接下令,而是问道:“瓶颈在哪?”
“回刺史,一是好料难寻,二是精细活计,快不起来。特别是这标尺的刻画,得由最有经验的老师傅来做,一个人一个月也就能做十来个。”
“我明白了。”
刘靖沉吟片刻,有了主意:“材料的事,我让商院去外地采买。至于人手,不能只靠老师傅。你挑几个手巧的年轻人,专门学刻标尺,再挑一批人,专门做木托。”
“把活计拆开,每个人只做一样,做得多了,自然就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