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肴并不奢华,只是几样精致的家常小菜,主菜则是一整头炖煮的热气腾腾的羊肉,一坛上好的新安春。
月上中天,清冷的辉光洒满庭院。
席间,气氛热烈而融洽。
刘靖亲自为众人引荐,郑重地介绍了李邺的身份。
“诸位,这位是青阳散人,李邺先生。自今日起,便是本官的掌书记,总领府衙文书,参赞军政要务。”
他的话音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加重了语气。
“李先生之言,便如我亲至!”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胡别驾以及张贺等人心中剧震,他们都听出了这句话背后那重如泰山的份量。
这是将李邺的地位,拔高到了一个仅次于刘靖本人的超然高度!
张贺与吴鹤年初见李邺那张可怖面容时,心中确实咯噔一下,本能地生出一丝戒备。
但在酒宴上,听着李邺就着舆图,将天下大势、各方利弊剖析得鞭辟入里,条理清晰,他二人那点外貌偏见早已被震得烟消云散。
此刻,他端起酒碗,第一个站起身,对着李邺一拱手,声音洪亮。
“李先生大才,贺佩服。”
一杯酒下肚,刘靖心中大快。
他的核心班底,终于初步成型了。
有负责制定战略方向的舵手,有管理内政的帮手,外加一帮能人异士。
整个团队的架构,已然稳固。
一顿酒宴,不仅是为李邺接风,更是刘靖在向自己的核心团队,明确未来的权力架构与战略方向。
宾主尽欢,直至深夜。
翌日。
天色未亮,晨曦的微光刚刚透过窗棂。
李邺便已穿戴整齐,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刘靖的书房。
他没有丝毫的客套与寒暄,直接进入了工作状态,开始翻阅府衙内堆积如山的各类文书、卷宗、户籍、税册。
他看得极快,却又极细,那双清亮的眸子仿佛能穿透泛黄的纸张,看到背后隐藏的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名字所代表的真实含义。
当刘靖将自己后续准备推行“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的初步构想告知他时。
饶是李邺心性坚韧如铁,也被这石破天惊、足以颠覆千年田税制度的国策给震撼得半晌无言。
他并未像寻常谋士那般,立刻高谈阔论,纸上谈兵。
他只是沉默良久,仔仔细细地将刘靖想法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询问清楚,反复推敲。
最终,他做出了一个让刘靖都肃然起敬的决定。
他要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