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邺眼中闪烁着光芒:“他们想用钱粮打,我们就跟他们用钱粮打!”
“臣有三策,可破此局。”
“其一,设官仓,平物价。我们立刻从府库调拨粮食,在婺源县城及各大乡镇设立官营粮铺,以低于市价一成的价格,敞开售卖!我们有‘霜糖’和‘雪盐’的暴利支撑,不计成本地抛售,足以将他们的图谋彻底砸穿!让百姓知道,谁才是真正想让他们吃饱饭的人。”
“其二,办义学,夺人心。将查抄的宗族学堂,全部改为官办义学,凡家境贫寒的子弟,一律免费入学,官府还管一顿午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或许无法改变老一辈人的想法,但我们必须抓住下一代人!让他们从小就知道,是刺史给了他们读书识字、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不是什么狗屁宗族。”
“其三,兴工商,断其根。宗族能盘踞地方,靠的就是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我们不仅要分田,还要给百姓另一条活路。臣建议,将查抄的宗族产业,如茶山、林场、瓷窑等,由官府出面,组织百姓成立‘合作社’,进行生产。官府提供技术和销路,利润与百姓分成。如此一来,百姓有了土地之外的收入,便不再需要依附宗族,宗族的经济基础,也就彻底被挖空了!”
李邺的每一策,都直指问题核心,层层递进,不仅是要解决眼前的危机,更是要为婺源,乃至整个歙州未来的治理,打下一个牢不可破的基础。
刘靖听完,心中激荡,他起身走到李邺面前,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先生之才,胜过十万大军!就按先生说的办!”
他正要下令,让朱政和草拟公文,一名亲卫疾步入内,呈上一个蜡丸封口的竹管。
“府君,黄山加急!”
刘靖心头一动,接过竹管,捏碎蜡丸,展开信纸。
只扫了一眼,他脸上的表情便瞬间凝固。
他拿着信纸的手,开始无法控制地微微颤抖。
不是恐惧,不是愤怒。
是一种巨大的惊喜带来的冲击,让他的呼吸都为之一滞。
李邺从未见过这位心性沉稳如山的主公流露出如此失态的神情,不禁心生好奇。
刘靖猛地一掌拍在桌案上,霍然起身,双目之中透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光亮!
“好!”
“好!”
“好啊!”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舆图前,目光死死锁住歙州的地界,仿佛要将那块地方看穿!
“先生,天助我也!”
“真是天助我也!”
刘靖将信纸递给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