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一笑,语气笃定:"邓部长的来意,我已经了解了。内地的情况我都了解,就不必多说了。"
邓向荣与陈国民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虽然刘光天表面热情周到,但这样直截了当地打断谈话,让两人心里不禁打起了鼓——这次的任务,恐怕不会如预想的那般顺利。
刘光天将二人的微妙神色尽收眼底,却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他起身执起紫砂茶壶,手腕沉稳地为两人斟茶,琥珀色的茶汤在杯中打着旋儿。"邓部长、陈秘书千里迢迢而来,中午一定要赏脸,让我这个东道主略尽心意。"
陈国民突然站起身,声音提高了八度:"刘董事长,您这么有钱,难道就没想过——"
"国民!"邓向荣猛地一拍茶几,茶杯里的水晃了出来,在红木桌面上洇开一片深色的水渍。他严厉地瞪了年轻秘书一眼,随即转向刘光天时已换上歉意的表情:"刘董事长,实在对不住,年轻人性子急,说话不知轻重。"
刘光天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脸上依然挂着从容的笑意:"无妨。"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叩响。林秘书手持一份牛皮纸档案袋走了进来,恭敬地递到刘光天手中。
刘光天接过文件,指尖在档案袋封口的火漆印上轻轻摩挲了一下,随后将它推向谷向荣:"邓部长,不妨先看看这个。"
邓向荣接过文件,手指微微发颤。随着纸页翻动,他的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闪过震惊的光芒。文件详细记载着华兴集团近些年来的每一笔匿名援助:从1974年华北旱灾的粮食专列,到1975年秘密运往西北科研基地的精密仪器,甚至还有上个月刚通过澳门渠道转往东北的医疗设备——总金额赫然达到上百亿港币。
"这!"邓向荣猛地抬头,声音有些发颤。他下意识将文件递给陈国民时,指尖在纸页边缘留下了一道汗渍。
陈国民起初只是随意扫视,嘴角还带着几分不以为然。但随着阅读深入,他的表情逐渐凝固。当看到捐赠物资累计达到预估超百亿元"时,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最终,他缓缓放下文件,突然起身,向刘光天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几乎成直角。
"刘董事长,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他的声音带着微微的颤抖,"请您原谅我的无知和冒犯。"
邓向荣同样肃然起身,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先生大义!请允许我代表..."
刘光天急忙上前,双手稳稳托住谷向荣的手臂:"邓部长万万不可!"
邓向荣却反手紧紧握住刘光天的双手,这位向来沉稳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