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蓬勃朝气与宁静庄重形成了奇妙的融合,让他们也不自觉地放缓了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珍贵的沉静与热烈。
漫步在著名的清华路上,高美琪望着身边匆匆而过的年轻学子,不禁感叹:“这里的氛围真好,安静又充满活力,能感觉到一种向上的力量。”
刘光天颔首表示赞同,目光掠过那些充满朝气的面孔,语气中带着一丝欣赏和远见:
“是啊。国之未来,在于人才。这里汇聚的,正是这个国家最聪明、最富有潜力的一批年轻人。”
他顿了顿,侧头对高美琪说,“我们的投资,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工厂和设备。”
高美琪敏锐地捕捉到他话中的深意:“你已经在规划更长远的事了?”
“布局总要先行一步,”刘光天微微一笑,目光望向远处图书馆的尖顶,“硬件投入能解一时之渴,但唯有知识和人才的生生不息,才能让一个民族真正走向强大。
这与我们集团未来的发展战略也息息相关。”
他们信步来到学生食堂门口,正值用餐时分,空气中飘散着土豆白菜和米饭混合的朴实香气。
刘光天正要带着高美琪进去,却被入口处一位手臂戴着套袖、神色认真的工作人员拦了下来。
“同志,请出示一下饭票。”工作人员说道,目光落在他们显然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衣着上——刘光天的西装剪裁考究,高美琪的大衣质地精良,在这片以蓝灰制服为主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醒目。
刘光天这才想起这里的规矩,他温和地笑了笑,从容地掏出皮夹,抽出几张人民币:“不好意思,我们没有饭票,你看我们用现金买可以吗?”
那位工作人员看着递过来的现金,又仔细打量了一下两人,脸上露出了明显的为难和疑虑。
在清华食堂,这是一个非常规且几乎不被允许的操作。
“这位同志,这…这不合规定啊,”他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带着原则性的坚持,但又因对方不凡的气度而略显犹豫,“我们这儿只收粮票和菜票,不收现金。要不…您去教职工招待所食堂看看?”
他能提出的唯一通融建议,也仅限于此了。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一直好奇打量着他们的男学生——约莫二十出头,戴着眼镜,模样斯文——似乎看出了他们的窘境和工作人员的两难。
他主动凑上前来:“那位同志,没票是吧?规矩是这样…要不,我这儿先匀点给你们应应急?” 言语间巧妙地避开了“卖”字。
刘光天是何等精明的人物,立刻心领神会,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