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粗粝而硬核的科技感,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一股远超同时代主流水平的、经过千锤百炼的可靠性。
屏幕中央,那枚火箭的造型简洁利落,采用了大量哑光灰黑的复合材料和一体化设计,虽然能看出一些苏美最新火箭技术的影子,但其气动外形和结构效率明显更加优化,像是一把经过精密计算的标枪,沉默地积蓄着力量。
吴志军站在主控台前,台面上是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钮和拨动开关。他穿着一件蛟龙军装,眼神专注地扫过不断跳动的绿色数字和波形图。周围,“华兴”的科研人员和金三角的技术员们都屏息凝神,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各系统最终自检通过。”一名技术人员报告,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紧张。
吴志军深吸一口气,按下了通话按钮,他的声音通过有线广播传遍发射场:
“发射。”
传统的倒计时声响起,但比任何公开的发射都要简短急促。
“十、九、八……三、二、一!点火!”
轰!!!
巨大的轰鸣声瞬间撕裂了山谷的寂静,比这个时代任何火箭的噪音都要集中、狂暴,仿佛一头被压抑太久后猛然咆哮的钢铁巨兽。
火箭底部喷出的烈焰不再是简单的橙红色,而是在核心处呈现出一种异常明亮的、近乎纯白的颜色,温度显然极高!
它拔地而起的速度快得惊人,加速度远超寻常,以一种近乎粗暴的效率挣脱地心引力,笔直地刺向天空,留下的尾迹烟柱也更细、更凝实,直上云霄。
没有花哨的光效,只有纯粹的力量和速度,一种令人心悸的、高效而冷酷的推进。
基地内部,在短暂的延迟后,爆发出了一阵真正如释重负的、热烈的欢呼和掌声,技术人员们互相捶打着肩膀,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激动。成功了!他们真的做到了!
吴志军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嘴角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但眼神依旧锐利。他盯着屏幕上的数据链传回的信息。
“一级分离成功!”
“二级点火!”
“箭星分离成功!”
“‘启明星一号’已进入预定轨道!”
主屏幕上切换出了简单的轨道参数图,代表卫星的光点正沿着预设的轨道稳定运行。
“启动对地观测系统校准。”吴志军命令道,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
很快,一些经过处理的、略有些模糊但特征清晰的黑白照片开始传回。其中一张,恰好能分辨出东京某个区域的轮廓,那座新建的建筑群如同一个微小的模型。